Monday 14 October 2019

不倒翁投資學: 長遠的策略


最近香港嘅訴求行動,令到一向愛財如命的香港人 (包括我在內,哈哈),也沒有心情再理會香港股市的升跌。既然如此,倒不如講一些又貼緊政治,有貼近經濟的話題,等大家舒緩一下緊張和不安的情緒。希望通過呢篇文章,啟發了大家去為自己的將來作出一個打算。所以今日嘅題目我便用上了「戰略和策略」這個名詞。

「戰略」這一詞,有着防範,有着抵抗,有着戰鬥的意思。為了避免被對手擊敗,運用戰略,作出一種防範,這是正確的是。

相反「策略」這一詞,有着長遠的意思,是想去完成一件宏大的事。為了要完成這一項任務,需要慢慢鋪排,急不得,最終當然希望能夠完成任務回來。

共產黨自從在1949年立國以來,一直都過着貧困的生活。直至到1979年,中國開始改革,我最喜歡鄧小平的一句說話「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這便是一種策略,短期之內不會見到成效,但長遠來看,只要執行上沒有出現問題,理論上目標是可以達到的。遠的不說,在香港身後的深圳便是一個好例子。

從70年代開始,香港經濟起飛,主要靠出口來推動經濟增長,至於當時的深圳,還是未被開發。所以中國政府,看到香港有這種能對外的能力,便想起了要開發深圳,利用香港的便利,帶動深圳經濟的發展。這種策略果然非常成功。在當時來說,香港好、深圳更好。所以中國政府將深圳變成一個特區。夥拍着香港一齊向經濟的康莊大道走上去。多時的深圳,範圍沒有那麼大,只有如下圖黃色的部份。

有一個笑話,話說有一位在偏遠內地的偷渡客,一心希望來到香港發達,所以便坐言起行,游水偷渡去香港。當他在大海裏游啊游啊,終於來到深圳與香港之間的交界,飄在海上,看見一邊的房子不高、又殘夠,偷渡人士認定「這一邊不是香港」,再看另一邊,高樓大廈林立,繁華的景象就在眼簾,他心想「這便是夢寐以求的香港」,二話不說,奮力的向着繁華的地方游過去。最後,很不好彩,竟然給當地的水警抓住了,帶回警局,這個偷渡客才意識到,原來這個地方便是坐落在中國的深圳。

公安局的警員還笑笑口的向着這位偷渡客說着「幹嗎要偷渡往香港去?」,這時的偷渡客沮喪地說着「家鄉的生活實在太苦了,為了要改善生活,逼不得已才往香港跑。」公安人員聽完後,哈哈大笑的說着「可惜你還是在中國啊,那就別跑啦,深圳機會多的是,還是留在這裏好好發展吧!剛才你飄在海上看着那邊不高又殘舊的房子,才是香港喔,哈哈哈哈」

冇錯,今天的香港和深圳距離已經變成無差別了。看看20多年前的馬化騰,據說還是在深圳街頭售賣着他那自創的企鵝滑鼠,誰估到今天的騰訊市值($31,000億元) 竟然是百年老店匯豐銀行 ($12,000億元) 的兩倍有多。這又證明了一樣東西,在一個自由市場裏面,只要有創意、有拼勁、有理想,不是能打出一片天下來嗎?所以我說中國政府將深圳變成一個特區,這策略是空前的成功。

回看香港,香港的四大地產商裏面,就只有新鴻基地產 (0016) 夠膽引入中國共產黨員 (吳向東) 為董事局裏面的非執行董事。在我的YouTube片中 (第28集: 突破200) 也曾介紹過。到底這是中國政府的策略要深入香港的房地產市場,還是新鴻基地產有策略地引入中國政府作為將來發展中國的強大支持呢?

我們大膽假設,是新鴻基地產自願地引入吳向東的,因為有了這一位成員,對將來發展中國這個超大市場,無往而不利。這樣的想法,對嗎?如果一切都是在郭氏家族的估計中進行,這個想法是沒有錯的。又或者這樣說,如果新鴻基能夠好好的去利用吳向東的人際關係網絡,發展大中華市場,的確有着無限的潛力。

但是如果郭氏家族不能夠駕馭這一位成員,那會是一個怎樣的情況呢?說真的,有時候邀請一位朋友進入董事局,真的要三思而後行,因為這個決定可以令到自己公司將來進入一個困局。有一些朋友,易請易送。例如在香港請一些知名人士進入董事局,如果最後大家關係和意見不是那麼融洽,請他離去便是,因為香港人都是為了利益,既然在這間公司不能留下來,那就跑到去其他公司搵機會吧,這樣大家都舒服,易請易送。

但是一旦和共產黨交上手,那不是一個普通的人物。最怕的是,不能夠好好利用他、不能夠輕易去駕馭他之餘,反過來受到他的控制,甚至受到他背後人士的威脅,這豈非大鑊?我不是危言聳聽,在短時間之內,這些事情都沒有我想像中那麼恐怖,但時間一長,情況便很難說了。所以我們唯有放長雙眼,看看將來新鴻基地產公司的未來發展到底會如何。我們當然希望10年、20年之後,新鴻基還是新鴻基,而並不是變成了「新紅基」。

最壞的打算,有可能整個新鴻基地產集團都會落入中方的手上。到時郭氏家族便要靠邊站。有這個可能嗎?有何不可?看看阿里巴巴的馬雲,騰訊的馬化騰,百度的李彥宏下場,便可預測到未來的新鴻基動向。你可能會問,有沒有那麼誇張呀?可能我是誇張了一點,但如果中方的代表在董事局裏面提出一些「建議」,董事局能否夠膽不接納呢?我很懷疑了!所以這種「易請難送」的朋友,還是慎重的考慮到底是否適合交往為好!

四大家族的其餘三個家族: 李嘉誠家族的長和、李兆基家族的恆基地產、鄭家純家族的新世界集團,都沒有任何動靜,更加不會主動引入中方人士入董事局。雖然這三個家族的董事局成員沒有新鴻基變得那麼「紅」,但和中方人士有關連的人士,也應該潛伏在這三大集團裏面,只不過沒有那麼明顯的浮上水面而已。

新鴻基地產引入中國政府成員成為董事局一份子,和李嘉誠當年跟江澤民的友好,是否同一水平呢?相信不是。看着當年江澤民每次到訪香港,都要住在李嘉誠旗下的酒店,又和李嘉誠三父子共進早餐,這種禮遇,在當時來看,誰人能及?但李嘉誠父子也不是傻的,他們也知道江澤民的任期也只有10年,在這10年裏面的黃金檔期,李氏父子們能撈得多少好處便撈多少。只是時限一到,什麼都沒有了。

其實在一個商業社會裏面,「求變」最為重要,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策略」。試想一下,當年李嘉誠的如果不進軍地產界,也能夠得到一個塑膠大王的美譽。而他當時的身家,也能富裕一世,但絕對做不到今天富甲一方的香港首富。所以「賺錢動力」便推動了李嘉誠求變的心,他的長遠發展策略便應運而生。我好相信年青時的李嘉誠,他的目標不只是要在香港把生意做大,而且還是要面向世界,希望做到一個跨國的大企業。

至於中國方面,我相信是時來運到,得到兩代領導人,鄧小平和江澤民打了保票,才夠膽進軍內地市場。如果強人等同於「法律」,交上了鄧小平和江澤民,那不是代表法律健全嗎?所以李嘉誠便能夠大膽地不斷投資中國內地。所以當時的李嘉誠在中國很吃得開,在投資道路上,路路暢通。

歌星蔡楓華有一句金句「一剎那的光輝並不代表永恆」說得太透徹了,哈哈!聰明絕頂的李嘉誠不可能領略不到這一句說話的真諦。又或者這樣說吧,可能在江澤民退下來之前,已經提醒了好朋友李嘉誠,沒有他在位的日子,中國市場這趟水,絕對不好渾。心領神會的李嘉誠,可能就是這個理由,靜靜雞的撤離中國這個市場,反正中國市場也為他帶來財富大量增長。

在我之前的文章也曾經提及過,在英國統治香港的年代,英資公司風頭一時無兩。那時候的華資肯定是靠邊站的。不過風水一定會輪流轉,在80年代中期,香港決定要回歸中國的那一刻開始,華資公司便開始抬頭了,英資公司開始失勢。到了九七之後,中資公司開始抬頭,華資公司也開始失勢,這不是一個很正常的循環現象嗎?

李嘉誠聰明之處便是在別人未趕走你走之前,自己識趣的悄悄離開。總好過被別人喊打喊剎的情況下把你趕出香港的有面子得多。最近不斷找尋李嘉誠的長和公司發展歷程。才發覺,這間大企業的發展步伐,真的並沒有一刻停止過。以下作出小小的敘述公司向外發展的情況。

1985年,和黃以$29億港元代價收購大批香港電燈股份。這間會生金蛋的公司,為李嘉誠提供源源不絕的財務資源去作出往後的收購行動。

1987年,和黃收購加拿大赫斯基石油 43% 權益,開始向海外拓展業務。這間公司的市值時高時低,當油價創高峰的時候,這間公司的市值高達$300億加元。李嘉誠家族自己本身也擁有這間公司的股份。

1989年,正值89民運的時代,和記通訊進軍英國與澳洲流動電訊市場。有開創了另一項新的業務

1991年,全球化概念慢慢形成,國與國之間的貿易開始增加,在這個時候,和黃收購英國主要貨櫃港菲力斯杜港 75% 權益。開始進軍英國市場。

1993年,中國出口開始強勁上升,和黃集團於 10月簽署合約,購入一家總值 $50 億元人民幣的合資公司的多數股權,該公司擁有、經營並可進一步擴展中國深圳鹽田港。

同年,和黃與李嘉誠聯合宣佈,以$5.25億美元代價,出售 Hutchvision Limited (BVI) 63.6% 權益予新聞集團 (The News Corporation) ,作價為投資額六倍,而持牌機構 Hutchvision Hong Kong Limited 則仍由和黃集團與李嘉誠家族控制。呢個決定就係有佢嘅細仔李澤楷作出的。亦都是小小超自立門戶的大日子。

1997年,財技了得的李嘉誠將長江集團進行大規模重組,重組計劃於 3月10日完成。重組之後:
(1) 長江所持的和黃集團權益增至 48.95% ;
(2) 和黃集團所持的長江基建權益增至 84.58% ;
(3) 和黃集團把港燈集團 35.01% 權益轉讓予長江基建。

1999年2月,集團同意接受 Mannesmann AG 有條件收購所持有的全部 Orange plc 股份 (44.81%),收購價約港幣 $1,130 億元 ($146 億美元),以現金、票據和 Mannesmann 股份支付。

2000年,當時正值科網股的輝煌時刻,集團購入了Priceline.com 在亞洲引入買家主導的電子商貿服務,透過「由你定價」的定價系統。當時持股量最高的時候是32%,可惜在2006年股份全數沽出,如果唔係,留至今天,長和擁有的股權價值超過港幣$2,000億元,有點走寶,但不得不佩服,19年前的李嘉誠已經投資在科技股身上。

2003年 置富產業信託 (778)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開始安排撤出中國市場。

2004年
8月,由 長江基建集團有限公司(「長江基建」)領導的一個財團與 National Grid Transco PLC 達成協議,收購英國北部氣體分銷網絡。長江基建持有該財團 69.8% 權益,其他權益則由 United Utilities PLC (15%) 與李嘉誠(海外)基金會 (15.2%) 持有,交易總作價為 $13.93億英鎊。

2004年,泓富產業信託 (808)在聯交所主板上市。再一次將非核心物業包裝成為產業信托股,再一次抽離地產市場。

2014年
1月,電能 (006)宣佈旗下港燈電力投資有限公司業務成功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分拆和上市。當時和香港特首梁振英的關係搞得非常不愉快,所以最後一次大規模的撤出香港行動。

3月,和記黃埔宣佈與淡馬錫締結策略性聯盟,淡馬錫入股零售分部屈臣氏控股,間接持有其 24.95% 權益。當時的出售價為港幣$440億元,再一次顯示李嘉誠分散風險的決心。

2015年,長實與和記黃埔完成世紀重組,合併了兩個集團的業務,並創立長和(001)及長實 (1113)。重組的目的是為創造股東價值、理順業務條以及加強透明度。話雖如此,但明顯地是將公司遷冊到海外,為集團再買多一個保險。

長和企業的收購、分拆、合作、整合集團的架構,根本沒完沒了。尤其是以長江基建 (1038)為旗艦,不斷向海外收購,在這裏就不再詳細描述了。

總結
香港現時的情況,沒有人會預料到會變成這樣的。所以我們作為一個投資者,雖然沒有李嘉誠那麼好的遠大目光,但亦要為自己的未來作出打算。就好像現在李嘉誠集團在海外所賺到的錢,相信已經不會再調回來香港這個總部。除此之外,整個集團還有很多資產留在香港,為咗安全起見,我相信作為新主席的李澤鉅會不斷在分拆業務上市,繼續將收益往外移!例如長實集團在香港還有很多貴重的物業,包括了長江大廈,正在興建的和記大廈,也是價值連城的。看來,小超人又要動動腦筋,看看如何把這些資產的價值釋放和轉移了。大家等着看好戲吧!

2019年的投資比賽 (Oct 13,2019 第20站賽果)
香港現時的局勢依然動盪,但外圍的形勢好像有了轉機。尤其是係中美貿易戰有緩和的情況出現。在2019年10月11日,雙方似乎已經達到初步的協議,所以恒生指數在我們第20站的結算前,突然爆升600點,這也算是好事吧,起碼大家的財富也有輕微的增長。

進入了最後的賽程,到目前為止,恒生指數依然有着正數的回報,不過已經少得可憐,只有1.79%。至於我們不倒翁指數的回報率也是大幅的收窄了,不過總括來說的表現也比恒生指數出色,大約有3.02%的正回報率。其實我們這個不倒翁指數能夠由頭到尾都跑贏恒生指數,已經算是很了不起,希望在最後的一季賽程裏面,能夠保持呢一個戰績過終點。

今站的冠亞季軍,只是名次上的交換,仍然是上一期的那三間公司。
冠軍:濰柴動力 (2338),回報率:32.29%
亞軍:俄鋁 (486),回報率:28.19%
季軍:新意網 (1686),回報率:28.02%


到目前為止在我們的北斗總指數裏面,已經接近一半股票處於負增長的狀態。最大負增長的兩隻股票包括了中石油 (857),它負增長15.37%。另一隻便是利福中國 (2136),它的負增長是17.78%。只要香港的反政府運動活動一日不結束,也別期望利福中國的股價能夠做好。

上個星期,原本有心想買入香港電視 (1137),原因並非我看好它的業務發展。最主要原因是受到香港電視的老闆王維基的說話所感動,所以想買來支持一下。另一個原因,它的股價的確是已經跌了很多,有機會可以博其股價反彈,誰不知說時遲那時快,它在一天當中,股價竟然揪升12%,衝上$3元以上的水平,又錯失了一次良機。不過,不要打緊,未來的日子,相信還有機會可以買來玩玩,我們走着瞧吧!

我的YouTube頻道
前前後後,我已經製作了33集,如果各位有興趣的話,可以通過下面的連結去觀塘。在此感謝各位的支持!


-- 完 --

9 comments:

  1. 我覺得長建同英鎊有Correlation; 相比; 長建今年跌左差唔多20%; 英鎊今年跌左差唔多10%!
    長建是否已經跌得過份; 已經Price in 左個脫歐effect?
    Thanks!

    ReplyDelete
    Replies
    1. 無名兄,長江基建同英鎊絕對息息相關。大家是幻想下,如果英國脫歐能夠理想地解決,英鎊匯率返回$12港元,試想一下到時長江基建的股價會去到乜嘢水平?而家好多人都睇晒淡長建,但係我覺得長建的資產非常值錢,尤其英國的資產都是非賣品。希望它的股價慢慢就會好返吧。

      Delete
  2. 支持下~長知識了
    最鐘意你果句 "李嘉誠聰明之處便是在別人未趕走你走之前,自己識趣的悄悄離開。總好過被別人喊打喊剎的情況下把你趕出香港的有面子得多"
    咩時候要堅持咩時候要斬攬真係好難判斷,好欣賞誠哥夠果斷,有d錢唔賺就係唔賺

    ReplyDelete
    Replies
    1. 無名,哈哈,呢句說話係我自己諗出嚟嘅,係咪好經典呢!哈哈。我亦都記得李嘉誠講過,不要賺盡最後一個銅錢。好似其他果三大家族,為了賺盡中國內地啲錢,遲早有一刻走唔切,佢哋就真係唔好喊囉!哈哈!

      Delete
  3. 自己對長和系有情意結(其實投資不可以講感情),希望業績有驚喜!支持你多寫長和系文章。

    ReplyDelete
    Replies
    1. 晉兄,而家呢個動盪嘅時候,冇乜公司可以有特別嘅表現。其實我覺得長和系的所有公司,都應該投放資源係科技層面領域上,可惜到目前為止,看不到有什麼有關於科技的新部門產生出來。如果有這個科技投資部門,相信股價的波動會更加明顯,同時它的股價亦都不會只是受到政治局勢的打壓。我們唯有繼續看看往後局勢的發展吧!

      Delete
    2.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the author.

      Delete
  4. 時不時見到新聞講李嘉誠有投資在科技上,雷蛇上巿時李氏都有份投資,又或者他家族投資的科技公司不在上巿的長和系內,可能放在李嘉誠基金會。

    ReplyDelete
    Replies
    1. 晉兄,有名你叫「長江實業」,做的生意都是穩穩陣陣,呢啲科網股嘅投資,真係少之又少。但係我覺得而家嘅科創公司,如果可以捱到上市,利潤真係可以幾百倍。長和系應該考慮一下投資多少落呢啲項目上。祝你投資順利!

      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