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31 May 2020

華資四大家族第二代的比併5



上一篇文章,我們提及到李嘉誠的第二兒子李澤楷,他雖然沒有大學畢業,但因為有着父親強勁的背景,加上自己也算是一位努力的人,仍然創立了一間大企業。他的三間上市公司加起來,也是過千億元的市值,算是很不錯了。而且他還有自己的私人業務 (保險業),令到他的個人財富更是難以估計!

而李澤楷 (53歲)的哥哥李澤鉅(55歲),和李澤楷所行的路截然不同。李澤鉅沒有出來闖蕩江湖。和其他富二代一樣,守候在父親的身邊。不過我相信,這四大家族的第二代中,李澤鉅也算是一位努力工作的管理層。
李澤鉅在集團裏面有很多身份。在長和集團(001)裏面,他是集團主席、聯席董事總經理兼執行董事。在長實集團(1113)裏面,他也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兼執行董事。而由他一手湊大的長江基建 (1038)裏面,他亦是主席兼執行董事。這三間公司,應該算是李澤鉅的核心資產了。最近中國政府推出了「港版國安法」,在股票市值大跌之下,長和集團現在值$1,918億元、長實集團現在價值也有$1,573億元、和長江基建現在價值是$1,062億元。如果包括埋電能實業價值$944億元在內,李澤鉅現在控制的王國也高達$5,500億元。當然,和以前最高峰的時候,整個長和系高達過萬億元比較,當然現在有點失色。

但別要忘記現今的商業世界,比起以前複雜得多。例如疫情的發生、中美的貿易戰、加上中國的強大、和疫情之後的全球化概念受到衝擊,都令到在世界每一處地方做生意的長和集團都加倍困難。

李嘉誠只有兩個兒子,相信無分彼此。在分身家的時候,也是攤開來說的。三父子坐在一起,把財富合理地分給每一位兒子,相信大家各有所得。曾經有人說過,李嘉誠比較喜歡李澤楷,原因是李澤楷的性格比較似李嘉誠,鍾意挑戰難度。但當講求接班人的時候,李嘉誠更喜歡將事業交付於一位能夠沉穩地帶領集團繼續向前發展的李澤鉅。
每當提起李嘉誠,總會聯想起他有一位超級打工皇帝的助手霍建寧。在2019年的年報裏面,展示出霍建寧在當年的總收入為港幣$2.3億元,如果以日薪計,每天的工資是$63萬元,天啊!正因如此,人人都把焦點放在這位打工皇帝身上,而忽略了集團當中,其實也有另一位打工皇帝,便是李澤鉅了。李澤鉅現在是三間核心公司的主席,分別是長和集團、長實集團、和長江基建。所以他一個人也可以拿取三份人工,總數加起來,也超過$2億元。只是比霍建寧的人工差了少許,在可見的不久將來,人工超越霍建寧是指日可待的。李澤鉅的收入如下:
長和集團收入:$8,404萬元
長實集團收入:$9,442萬元
長江基建收入:$3,332萬元
李澤鉅的2019年總收入:$2.12億元
在1985年,李澤鉅以21歲之齡加入父親的企業。但是父親李嘉誠並沒有馬上要他接管所有生意,反而想透過公司向外發展,考考這位長子的能力。於是把他安排到加拿大去做項目。第一個考試的題目便是加拿大溫哥華舉辦了世博會之後,加拿大政府希望可以發展這塊世博會的舊地皮。這一片土地面積相當龐大,據說加起來是整個香港的灣仔和銅鑼灣的總和面積。當時的投資額據說高達港幣$170億元。以當時長實 (001)的財政實力,很難獨吞的。於是李嘉誠請來其他好朋友包括了李兆基和鄭裕彤齊齊投資搵大錢。這幾位商家也非常俾面李嘉誠,決定起用李澤鉅為今次發展項目的總設計師。

雖然發展世博的資金能夠解決,但面對很多反對聲音,要在那麼大的壓力之下,李澤鉅繼續親自和當地居民講解整個發展計劃,同時也向當地政府解說發展所得來的好處,而不是坊間所說的「香哥華」。
第二個考驗亦是在加拿大發生的,可能是李嘉誠一早已經希望在加拿大大展拳腳,所以並在1983年安排兩兄弟成為加拿大人,方便日後在加拿大提出收購行動的時候,可以以當地人身份入主公司,不會產生太多麻煩。這個機會的確在三年之後的1986年實現了。當時李嘉誠透過自己家族及和記黃埔一共斥資$32億元收購了加拿大的赫斯基石油公司 (Husky Oil Ltd)。因為石油屬於敏感性的戰略資源,如果落入外國人手中,政府未必會那麼容易通過。但是當時的李澤鉅已經是加拿大公民,便成為了自己人買入了加拿大資產,這並無不妥,所以最後李嘉誠也能得償所願,擁有了這一間現在發展相當不錯的石油公司。
兩次考驗都合格,冇理由唔放心繼續給予機會李澤鉅的。當李澤鉅返回香港之後,李嘉誠便放心的把其他基建項目交給他去全權打理。這便是長江基建了。長江基建在1996年7月上市的,當時的他只是32歲,年青有為。一方面幫老父經營長實 (001),一方面自己也埋頭苦幹的壯大長江基建的業務。

老實說,李澤鉅、李澤楷這兩兄弟,對於收購合併這些活動真的是做到滾瓜爛熟。細佬李澤楷做過最大的收購金額$2,600億元,便是收購了香港電訊公司。不過這是單一的收購金額。如果講收購次數和收購總金額,這肯定是李澤鉅贏幾條街返來,不是嗎?假設整個集團的收購活動李澤鉅都有份主力參與的,大家是否還記得長和系在90年代開始,收購了什麼項目呢?數目之多,相信大家而家已經記不清楚。別說別的,就是只是用長江基建作為牽頭者所收購的項目,金額之巨大,肯定把人嚇死了。
最早是2000年在英國的投資,和記黃埔斥資$36億英鎊為英國Three電信商購買電信運營牌照。

2010年7月,由李澤鉅的長江基建及港電牽頭財團向Electricité de France (EDF)收購EDF Energy plc,涉資57億7千5百萬英鎊 (約港幣$700億元)。

2012年7月,李澤鉅以$77.53億港元收購英國天然氣供應商WWU。

2013年6月,李澤鉅旗下電能實業斥資近$100億港元收購荷蘭最大的廢物再生能源公司AVR 20%的股權。

2014年5月,李澤鉅再次斥資$144億港元,全資收購澳大利亞天然氣配氣商Envestra (後易名為Australian Gas Networks),這家公司在澳大利亞擁有2.3萬公里的天然氣管道。

2017年長實地產、長江基建、電能實業組成財團,以約$424億港元的總價收購澳大利亞能源公共事業公司 DUET GROUP。

2018年6月,李澤鉅旗下長江實業(1113)斥資10億英鎊 (約$105.4億港元),收購了位于英國倫敦金融城的地标級寫字樓5 Broadgate,該樓為瑞銀 (UBS)倫敦總部所在地。

2019年,李澤鉅旗下長江實業已達成交易,將斥資46億英鎊 (約$430億港幣),全資收購英國最大酒吧集團和釀酒廠Greene King (格林王)。

不說不知,原來長和系旗下的長江生命科技(775),竟然是全球最大的葡萄園公司。在澳洲擁有超過6000公頃的土地,可能李澤鉅也想在紅酒業務上沾上一席位。雖然這只是一個非常細小的投資,但也可以從中領略到,李澤鉅的生意已經伸延至其他的不同領域,相信還有很多生意還是沒有公開的,這個就是長和系裏面最神秘的地方了。

總括來說,李澤鉅家族至今在加拿大至少投入了$300億加元,摺合$230多億美元。

李澤鉅目前控制了英國三成天然氣市場、四分之一電力分銷市場和約5%的供水市場,另外在英國還有3個港口、1個通信公司、一個飛機場,還有房地產、高鐵公司等等。李嘉誠這幾年在英國已經投入接近$4,000億港幣了。
還有在澳洲的投資,說少也有$2,000億港元。這一連串的收購,標誌着李嘉誠開拓環球業務的理想,亦印證着李澤鉅的執行能力。很多讀者可能會說李嘉誠投資在海外不算成功,反而是失敗的例子居多,原因是外圍環境不好,匯率下跌所帶來的投資損失。

收購項目是否成功,是取決於收購回來的資產能否產生利潤,能否持續增長。若果這兩項都能夠達到目標,這項收購便算是成功。至於匯率方面的升值或貶值,並不是一間企業能夠控制的事。

如果李嘉誠李澤鉅父子因為怕有外匯風險,只是龜縮在香港這個小市場,能夠有今天的跨國企業成就嗎?李嘉誠的宏願要做就長和系變成一間跨國企業,投資在不同的領域上面,目的便是要分散風險,原意是好的。可惜最近疫情影響了整個世界的經濟運作,令到這間企業公司受到史無前例的打擊。不過,李澤鉅比李嘉誠看起來更加保守,相信亦已經做了很多風險管理,暫時來看,公司本身問題並不大,只是股價不斷向下跌,有些令人不安。

李澤鉅雖然現在已經大權在握,但是否真的是這樣嗎?看來也不是。大家有否覺得,李澤鉅對長和系的管理比較鬆懈,反而對長實集團和長江基建料理得頭頭是道。我相信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長和系中還有霍建寧在主理業務,所以李澤鉅沒有太過插手事項。李嘉誠已經退休了兩年,再過多幾年,相信李澤鉅會更加成熟去經營整個集團,到時候相信霍建寧是時候要退下來了。可能大家還是擔心,老臣子真的退下來,李澤鉅真的能夠撐得住嗎?我也不知道。但相信李澤鉅已經在這間公司工作了超過30年,在運作上不應該還有什麼問題。
過往的對海外收購活動,我相信肯定是得到李嘉誠的支持,才能夠不斷向外收購。我看見的李嘉誠,似乎並不是只在乎第二代的接班,還要安排第三代的旅程。中國現在的經濟和政治環境,不是普通人能夠玩得起的。相信李澤鉅並不希望繼續在中國做生意 (可以有一部份生意留在中國繼續經營,但肯定不是全身投入中國的市場)。既然第二代都難以在中國搵一口飯吃,第三代就更加不用說了。所以安排公司投資海外,令到企業能夠在一個健全的法政體制之下繼續經營,這樣對第三代來說有莫大的益處。所以如果不久將來,你聽見李澤鉅說他們的總部將會遷冊到倫敦去,請你不要感覺到奇怪。

2020年不倒翁投資比賽第10站賽果
五窮六絕真的令人喘不過氣來。恒生指數在第六站的時候,我以為已經夠慘,因為當時的回報率已經是-16.27%,已經非常嚇人。想不到五月底的今站,回報率竟然可以是低處未算低,報-18.55%。中國政府已經和美國政府正式攤牌,戰場便是在香港,籌碼,現時香港的未來經濟。說真的,如果你現在判決香港死刑,我並不反對。因為事實便是如此。九七年回歸的時候,我們所有香港人還抱着一絲期望,五十年不變,可以馬照跑、舞照跳。以為過了50年,到時自己也是一個徐徐老去的老人了,誰不知50年還未過去,我們便要經歷一種自己從來未走過的路,真是前路茫茫。回説我們的不倒翁指數,曾經一度變回正回報率,可惜捱不到這個五月尾,現在的回報率是-4.18%,遠遠的拋離了恒生指數,真是喜出望外。
這一站的冠亞季軍,產生了輕微的變化。冠軍是雅生活 (3319),回報率高達54.28%。排在第二位的康龍化成 (3759),回報率是44.6%,真的是一個很不錯的回報率啊。季軍是第一次上榜的美團點評 (3690),回報率是43.96%。這間公司神奇之處是比匯豐銀行的市值$7,418億元還要高出很多。現在它的總市值是$8,548億元,是否很利害嗎?不過我還是要提醒各位對這隻股票要額外小心!它並不是一隻科技股,更加不是一隻資產超值股。
令人覺得最恐怖的是,李澤鉅的1號仔,竟然在年頭至今一共跌去了36%的市值,情況非常之淒涼。到底是他的公司本身有問題?還是被人為地推低股價。最近聽到一位朋友說,中國政府要求國家企業將手頭上香港企業的股份售出,然後再買入國企股份,支持其股價。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也沒辦法。

在不倒翁指數內的31隻股票當中,有11隻股票錄得正回報率。另外,在31隻股票當中,也有21隻股票能夠跑贏恒生指數的回報率,看來我們的不倒翁指數成份股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後記
既然香港現在已經走到這一步,大家也要為將來作出一個打算。我現在只希望香港能夠繼續保持現狀多一段時間 (能夠保持兩三年),這樣便有足夠時間讓我好好安排家裏的一切。我不是杞人憂天,但我真的很害怕未來的日子裏,香港人和資金不能夠自由進出,這是我最擔心的。至於香港的經濟只會慢慢的衰退,即使疫情過後,大家也別奢望可以回到往日的境況。現在香港理論上可以說是消費者信心盡失,消費市道只會不斷慘淡。我已經和太太說了,將來的日子,儘量保持基本消費,留多一些資金在身邊,以防萬一。我現在正是為了走難前的準備,希望最壞的時間不要太快便來臨!願天保佑香港!

本人每次寫文章都要花費大量時間,期望各位讀者能夠看完文章之後,幫幫手,按多幾次文章周圍的廣告!本人在此不勝感激,祝各位生活安定,投資順利!

Saturday 16 May 2020

華資四大家族第二代的比併4


華資四大家族第二代的大比拼,到了最後一個家族,便是李嘉誠的家族。李嘉誠家族可以說是四個家族當中人丁最單薄的一個。超人只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李澤鉅,綽號小超人,1964年出生,今年56歲。李澤鉅是在1985年加入家族企業。和其他富二代一樣,在美國大學畢業回來之後,以21歲便加入了公司。到了今天,已經在集團裏面不知不覺間工作了35年,人生的一半生命也貢獻給這間企業了。

小兒子李澤楷,綽號小小超,1966年出生,今年54歲。雖然李澤楷能夠入讀美國傳統優良的史丹福大學電腦工程系,但他並沒有完成學業。和其他世界級的科技猛人,例如微軟主席的Bill Gates、蘋果教主Steve Jobs一樣,希望不需要以學歷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大哥李澤鉅,一生平穩,嚴謹做事,嚴肅得很,經常給予人冷冰冰的感覺。至於細佬李澤楷,生活比較多姿多彩,做事亦非常落力認真,但性格比較急躁,據說身邊的助手都跟不上他的工作節奏。總之這兩兄弟都有一個共通點「難以服侍」。
綜合這四個家族的第二代表現。郭氏家族的三兄弟,默默耕耘,遵守祖業,闖出名牌效應。鄭氏家族的兩兄弟,大哥好大喜功,過往做出的收購行動,總是為集團帶來麻煩,好彩他命硬,逢凶化吉,現在依然是香港城中的一個超級富豪。至於他的弟弟鄭家成,完全神隱,對整個集團的貢獻相當有限。至於李兆基的兩位兒子,不溫不火,不愛出風頭,更不愛麻煩,默默守在老父身邊,將公司的業務慢慢向前推進。雖然說地產這項生意可以永遠做下去,因為人類始終都要有一個居所。但亦需要注意到,外來的競爭能力越來越強,越來越多,如果自己的企業不能夠強壯起來,很容易便會給外來的勢力擊敗。

香港這個人多地少的好地方,越來越多中資企業想來香港做房地產生意。他們爭取、他們不怕競爭,如果香港四大家族仍然故步自封,很可能在未來10年,便會被踢出這個市場。到時會怎麼樣?到時他們仍然會是一班非常有錢的人,但已經不能呼風喚雨,更不能成為平常人茶餘飯後的故事主角。你看看現在我們這個世界,人們掛在口邊的已經不再是李嘉誠了,而是騰訊 (700)的馬化騰和阿里巴巴 (9988)的馬雲等了。

李嘉誠這兩個兒子,在第二代來說,說是最有成就、最有主見的一群。不是嗎?尤其在收購合併方面,兩兄弟都做到滾瓜爛熟。我們可以從小小超開始說起這一對龍兄虎弟的故事。

話說李澤楷沒有完成大學課程,便在1987年離開了美國,前往加拿大。在父親的安排之後,加入了一間加拿大的投資行,叫做Gordon Capital,在那裏任職和學習如何做大買賣、和收購合併等技巧。若不是在90年代初,李澤楷的母親突然病逝,相信李澤楷也未必會回來香港發展。經老父李嘉誠安排之下,回到和黃 (0013)上班,跟着和黃大班馬世民學習經商之道。也不知是否這個小子實在太厲害了,竟然在和黃實習不久之後,便策動了第一次大型的買賣。
據說當時李澤楷得到李嘉誠的同意,利用長實 (001)、和黃 (0013)、和李氏家族所組成的財團,向美國哥倫比亞儲蓄及信貸公司收購一批總值$30億美元的垃圾債券。垃圾債券並非真的是垃圾債券,只是一些投資風險比較高的債券而已。當時李澤楷只需動用10分之一的資本,即是$3億美元,便能夠控制這$30億元的債券。另外還有一個優厚條件,便是如果債券價格跌超過一成,對方便會原價購回。當然,後來因為有政府機構不批准這項交易,最後才告吹。這則新聞相信很多人還有一些記憶,但很多人可能忘記了,當時的李澤楷只是年僅24歲的小夥子,不論怎樣說都好,都是以他掛帥,未贏利,先贏名。

其他三個家族,他們的第二代,有人能夠在24歲便做出這樣的大交易嗎?看來沒有。說起李澤楷,當時他屈居於和黃,職位名稱是資金管理委員會董事。哈哈,很少聽到有一間公司規模可以大到要成立一個資金委員會那麼誇張的,和黃就是一個好例子。

李嘉誠這個小兒子,根據和黃大班馬世民形容,年青有衝勁,但表現過於成熟,渴望證實自己有能力去完成一單買賣。問題在於,為何李澤楷的行為或表現會過於成熟呢?是否因為李嘉誠在他們細小的時候,便帶他們到公司開會,要他們坐在一旁聆聽着父親如何和其他高層開會的過程。如果是這樣,那我們便不可以怪責李澤楷過分成熟的表現,因為他比很多含着金鎖匙出世的富二代更加早已經接觸商業運作。
當然這一隻脫韁野馬,確實難以馴服,最後和黃大班馬世民也被他在1993年氣走了。1993年除了把李嘉誠的和黃大班氣走了,李澤楷也做了人生第一單轟天動地的買賣,李澤楷把衛星電視賣給了澳洲的傳媒大亨梅鐸,造價接近$10美元。就在差不多的時間裏,新世界的鄭家純,亦都憑一己之力,將新世界的債務推上高峰。所以大家可以比較一下,一個為公司和家族賺了$8億美元的盈利,一個卻把公司弄至債台高築,相信能力高低立見了吧!

李澤楷做了這次買賣之後,便順便提出要自立門戶。其實李嘉誠也是一個很傳統的父親,既然自己手上有兩間大公司,當然希望兩個仔可以坐鎮在這兩間公司內,幫自己一把。可惜這個細仔,偏偏不想屈居與哥哥之後,寧願要錢,也不想繼續留在父親的公司工作。再一次看到,在所有富二代當中,能夠脫離家族,自己出外打併,真的不多!他肯定是四大家族裏面唯一一個肯向外闖的人。能夠離開舒適圈 (Comfort zone),不是人人願意的,李澤楷便是異類的人!

將李澤楷的事業推上高峰,肯定是他在2000年向英國大東電報公司提出收購位於香港的香港電訊。總代價是港幣$2,900億元。當然,這一宗大買賣,也令到李澤楷需要背負上$180億美元的債務。他曾經在港台節目「大學問」的訪問中提到,當時背負着那麼大的債務,睡覺也不安穩。只要美國利息上升25點子,已經足夠令他背脊流汗,擔心不已。
李澤楷曾經擁有兩成的騰訊 (700)股份。如果今天仍然持有,現在的價值接近$8,000億港元。在訪問問及他後不後悔把這批股票賣出。他嘆了一口氣,然後徐徐說道,因為當時集團背負着太多的債務,能夠出售的資產,都會想辦法出售。而且當時騰訊的股份的確賺了10倍的利潤回來。又有誰知道今天這批股份的價值會是天文數字呢?所以,李澤楷也是和「富貴」擦身而過。如果不是的話,他可能是計亞馬遜的老闆之後,第二個擁有超過千億美元身家的富豪。
不過現在也不差,市場估計過,李澤楷本身的財富有可能高達$300億元。而且他的父親李嘉誠,還是會源源不絕的把財富轉贈給他,所以做不成千億美元的富豪,最起碼也能夠做成千億港元的富豪。

我們想得到的所有財經上的術語,基本上李澤楷都做齊了。由1999年「買殼」得訊佳 (1186)創立盈科數碼動力開始,行動便停不了。2000年,李澤楷提出了「收購」香港電訊。之後將盈科數碼動力和香港電訊「合併」,正式成為電訊盈科 (008)。然後在2002年,因為要減債,「出售」CSL電訊給予澳洲幫。2003年,因為股價跌得低殘,再嚟多一招「五合一」股份。2004年在為了減債,又再「分拆」盈科大衍地產發展 (432)出來。

2005年引入「策略性股東」中國網通成為電訊盈科的第二大股東,增強本身的實力。到了2006年,由梁伯韜為首的財團提出以$91億元「收購」李澤楷手上23%電盈的股份,最終因為俾李澤楷發現梁佰韜背後的金主便是自己父親李嘉誠,所以少少超最後拒絕了這項收購建議。

2008年,李澤楷和中國網通企圖聯手「私有化」電訊盈科,不過最後失敗收場。2011年,李澤楷見時機成熟,再次「分拆」業務上市,成為今天的香港電訊 (6823),這間公司現在的市值接近$960億元,大企業也!直至去到2015年,「進軍新業務」,得到了免費電視牌照,創立了Viu TV,企圖在電視廣播(511) 身上搶走一部份市場份額。雖然現在免費電視仍然處於虧本狀態,但某些節目也贏了口碑回來。反觀電視廣播,業績每況愈下,看來它的市場份額,早晚也會被吃掉的。
2016年之後,李澤楷似乎慢慢的淡出了香港市場。同時進軍保險業,他的保險公司旗艦叫做富衛保險,規模有多大,不得而知,因為它仍然是一間私人公司。不過我們相信,以李澤楷遺傳了李嘉誠的經商DNA,遲早都會把富衛保險上市的。到時可能市值已經是過千億的大企業了。
在港台「大學問」的節目訪問裏面,很多提問者,所提出的問題,比較尖銳,比較富有政治色彩,李澤楷都不斷回避問題,不想直接回答。從這一點看出,他比以前成熟了很多,答問題的時候小心翼翼,儘量不要得失任何一方,的確是比以前保守了。反而他的老父說話比他更加大膽。今天的李澤楷,也已經50多歲了,據他所說,他熱愛工作,亦都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去做,所以現有的上市業務,包括了電訊盈科 (008)、香港電訊 (6823)等,都會有專業人士去管理。到底他是否已經沉靜下來,還是他仍然會再創出另一個奇蹟,我們真的要拭目以待。

總括來說,這位少少超,在商場上打滾那麼多年,也累積了一定的經商之道,現在的他恐怕已經不是李嘉誠眼中的溫室大樹,你是實實在在的企業家,希望他能夠在商場上再大顯身手,讓我們再看看大買賣是怎樣做的。

對於過往他的電訊盈科,股價跌了九成以上,連累一班退休人士,失去了畢生的積蓄,相信這批投資者永遠都不會原諒李澤楷。但我們作為一個小投資者,有時必須要見好即收,太過貪婪,往往真的是由貪變貧。大家必須要知道,在當時的世界 (甚至現在也是),資訊往往不能夠平等,亦即是說李澤楷永遠會清楚電訊盈科的情況多於我們這些小股東。所以當有困難時,他一定比我們走得快,所以作為小股東,我們也必須要有理性的分析,對於過分漂亮的未來畫面,不是叫你不要信,但要找到更多實際的數據去支持你的相信,這樣才能夠避過無謂的風險。
不管怎樣,李澤楷建立了自己的事業王國。尤其是他的保險業務,不管是將來會上市,還是養大了買給別人,將來也會有很豐盛的回報,你們信嗎?

股票市場永遠都是那麼無情的,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我在股票市場也活躍了很多年,慶幸自己不是喜歡炒炒賣賣的投機者,而是希望穩穩陣陣的投資者。

2020年不倒翁投資比賽第9站賽果
話咁快又到了五月中,香港的股票市場,真是奇蹟處處。就好像我們這個不倒翁投資比賽一樣,股票回報竟然產生兩極化。好的好到不得了,回報往往令你意想不到。在今一站的賽果中,我們的不倒翁指數竟然遠遠的拋離了恒生指數。恒生指數繼續表現疲弱,回報率是-15.58%,是自年初開始到現在第二低的回報率。雖然中國的疫情好像已經過去了,我們香港的情況似乎也好得7788,但我覺得後遺症現在才慢慢的浮現出來,尤其是美國現在正是在水深火熱當中,死亡人數會慢慢迫近10萬人。現在就要看看美國國民如何對待這個死亡數字。如果他們的矛頭直指中國,不用我說大家也會知道中美兩個大國將會在貿易上、或其他經濟上作出對抗。誰勝誰負我不曉得,但我們香港這個小地方夾在兩個大國家之間,肯定成為炮灰。

我們現在的不倒翁指數回報率竟然只是負-1.18%。和恒生指數之間的距離越跑越遠。總括來說,不倒翁指數有如此成績,實在可喜可賀,證實我們所選擇的股票,大部份都優於大市。
如果我們細心一看,31隻股票當中,有12隻股票仍然錄得正回報。如果計及可跑贏恒生指數,一共有23隻股票能夠跑贏恒生指數,大約74%的股票都跑贏大市。唯一對我來說比較遺憾的是,跑出來的全部都是中資股,香港股票全部不知跑到那裏去。
這一站的三甲,變動不大,所以我只能夠在這裏草草的報告了便算,但他們的回報率卻是節節上升,可算是升得有點誇張。冠軍雅生活 (3319),回報率61.34%。亞軍中芯國際 (981),回報率60.47%,至於季軍康龍化成(3759),回報率也高達41.72%。有一隻股票我最近都一路留意它的股價表現,就係1號仔長和集團,由年初至今,它的股價跌了超過¼,其實算是相當嚴重。雖然大股東有增持,但我覺得象徵意義居多,作用不大。或者我們從李澤鉅的表現來看,他對長和集團未來前景還是有所保留,所以沒有大量的增持股份。不過到了現在這個價位,我又真的是覺得可以開始慢慢收集。如果今年的股息不變的話 (也不期望它會增加),現在的回報率已經高達5.7%。以往的1號仔股息回報率長期都徘徊在3-4%左右,現在有這樣的回報率,確實是罕見。


Saturday 2 May 2020

華資四大家族第二代的比併3


恆基地產系的第二代接班人 (李家傑、李家誠),他們的個性,他們的品行,他們的能力及他們的智慧,絕對會影響整個企業未來發展的表現。最近恆基地產(0012)和煤氣公司(003)公布全年業績之後,一間公司不派紅股,一間公司縮小紅股的派發。市場對這些期望已久的回報落空了,當然感覺失望。但不要忘記,這家企業已經換了掌舵人,新人事新作風,各位投資者要慢慢習慣了!

以年紀來計,鄭裕彤的第二代年紀最大。鄭家純今年73歲,加上之前病了,現在已經有心冇力去管理一間那麼龐大的企業。雖然掛名還是新世界和周大福珠寶的主席,但對日常運作相信已經不再過問。從那裏可以看得出呢?從他的新世界主席報告,便可以得知一二。如果以主席報告書的長度來衡量一個主席對一間公司有幾負責任。我以前以為澳博(880)的何超鳳所寫的主席報告已經夠廢,全篇主席報告只有749個字。但係還有另一個主席的報告書比她還要廢,這個便是電訊盈科(008)的主席李澤楷,他只是寫了679個字,便能夠將一間那麼大的企業全年業績總結起來,即使寫文言文也不能夠做到的,但被他做到了。

但是李澤楷不是主席報告書內容最短的一位。這個世界有很多世外高手存在,鄭家純肯定係其中一個。他的主席報告書只有400個字。相信是我看過那麼多份主席報告書中的最短的一個。當我閱讀他的主席報告書時,我懷疑為什麼要出一份這樣的報告呢?有等於無,浪費紙張,又浪費人力物力。由此可見,鄭家純除了公布全年業績出來亮相一下之外,看來大部份的工作都是由他的兒子,鄭志剛處理了!
李兆基有三女兩子。順序排列應該是李佩雯,李佩玲,李家傑,李佩儀,和李家誠。至於家族的傳承自然便落在兩位李家公子身上。李家傑出生於1963年。今年56歲,據說是畢業於倫敦大學計算機系。在恆基地產的網頁裏面提及到,李家傑是在1985年加入恆基地產成為執行董事。由此推斷,應該是22歲便進入了家族的企業打工。至於是否一大學畢業便進入家族企業,沒有太多的描述。但根據小道消息所說,大公子學成歸來之後原來也有搞個一些娛樂生意,不過相信應該是細微細眼的生意。所以不久之後便進入恆基地產 (0012)為老父打江山。據說大公子鍾情於佛學,到現在還是單身寡佬,但卻在外國用代母的方式,為李兆基生下三個孫仔。由於一個代母一胎要生三個,機會率微乎其微,所以市場上據說這三位小孩子,並非同一個母親所生的。
下面有一條連結,詳細地描述李兆基如何渴望有第三代孫仔。在連結的文章中指出,李兆基只希望有男孫,如果在受孕當中發現性別為女性,便馬上不要。我閱讀文章的時候也覺得這樣有點不妥,看來李兆基都是很傳統的人,都是重男輕女的。
至於二公子李家誠,比起大哥少七歲,生於1971年,今年49歲。他是李兆基的孺仔,真的是孺仔孺心肝。據說二公子在加拿大完成大學畢業之後,便在1993年加入公司成為執行董事。以此推算,22歲的他便正式加入集團,為老父效力。這位二公子的娛樂新聞比較多,最經典的當然是娶了一位漂亮的明星徐子淇。這位千億新㚿仔,也為李兆基生了四粒孫,兩位孫女,兩位孫仔。所以現在的李兆基真的是富有一切,有着完美的人生。
說真的,郭得勝、鄭裕彤、李兆基、和李嘉誠這四位大人物,你覺得那一位最有福氣呢?到目前為止,我覺得李兆基比其餘三位更有兒女的福氣。從以下這幅圖,這三父子緊密的站在一起拍照,相信父子之間的關係相當融洽。不是嗎?你看看鄭裕彤會否和鄭家純擁抱着的拍照嗎?你看看李澤鉅、李澤楷會否和李嘉誠擁抱着拍照嗎?他們都不會,只有李家傑、李家誠才會。見下圖
李兆基這兩位兒子,加入公司那麼久,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舉止,但也沒有破壞父親業務。而且似乎兄弟之間相當融洽。據我看來,大哥李家傑相當痛錫自己的細佬。不像新鴻基地產三兄弟,最後搞到大家都不快樂,不歡而散。李家兩位公子,也沒有鄭家純那麼倒米,好大喜功,導致集團兩次遇上財務危機,差點覆沒。這兩位公子,只是安安份份的做回自己的角色和工作。所謂多做多錯,少做少錯,唔做唔錯,似乎便成為這兩位公子的格言。
反正恆基地產是一間那麼大的公司,雖然算不上有什麼超級猛人坐鎮,但也有一批老練的元老級團隊,為四叔不斷效力,兩位公子只要站在一旁,什麼都不用做,錢便是從天上掉下來,不是很安逸嗎?

到底恆基地產在1985年,大公子進入公司的那一刻起,這35年之間,這間企業到底有何變化呢?這兩位公子又為了老父做了什麼呢?我們現在可以大家來一起看看吧!
恆基地產網頁裏面並沒有集團發展的里程碑介紹,所以根本看不出這間公司在這35年裏面,到底有什麼的突破。不過這也是的,恆基給人的印象便是慢條斯理,喜歡慢工出細貨的運作。在這間公司裏面,能夠追溯的就只有從1990年說起。1990年,恆基全年營業額$40億元,除稅後盈利$19.81億元。之後便是香港地產市道急速上升的美好日子。1995年,恆基地產的營業額衝破百億元,除稅後盈利亦升至$76.65億元,李兆基真的是財源滾滾來。其實在90年代初,市場上已經有一個傳聞,李兆基每日可以賺到$1,000萬元,絕對是一個恐怖的數字。
李家傑第一次見過老父大顯神威便是在1993年,和李嘉誠爭奪美麗華酒店股權。當時由李嘉誠為首的長實(001)和中信泰富(267)聯手希望可以收購美麗華酒店(0071)。但是當年的收購被認為是屬於敵意收購,看來來者不善。所以美麗華當時的大股東楊氏家族便向外求救。最後找來了李兆基成為白武士 (善意的收購)入主美麗華,成為單一大股東。不知道這一役,大公子有沒有幫助老父奪得這項賣買呢?看起來似乎是沒有什麼幫到手的,只是站在一旁默默的向着父親大人學習。
二公子在1993年加入公司工作中。據說他是一位怕羞仔,為人比較溫馴,但也有着二世祖的DNA,喜歡新事物,什麼活動都喜愛。當然,他也沒有在娛樂版上做出一些令到家族丟架的事情,算是非常乖仔。據說李兆基在二公子學成歸來之後,特別在自己的辦公室加設多一個主席助理的位置,給予二公子跟着自己學習如何經商。不過小道消息也傳聞過,這位二公子似乎對做生意沒有太大興趣,只要交到差,冇做錯事,算是對老父有一種交代便算了。
公子李家誠在公司工作了那麼久,只是做了兩件比較轟動的事情。一私一公。私的是在2010年動用了$18億元投得由私人公司中建企許世勳家族位於山頂白加道的地皮,這塊地會起三棟每棟過萬呎的獨立屋,據說三仔爺,一人棟,唔使爭,多好啊!二公子也透露過,「千金難買心頭嗜」,住了那麼多年的大廈,希望一家人可以嘗試住獨立屋。現在這塊地皮已經建起了房屋,三幢獨立屋加埋總值超過$30億元。雖然這三間獨立屋非常名貴,但對李兆基來說只是小菜一碟,沒有什麼大不了!
大家認為,在李兆基眼中,兩位兒子,那一個比較適合做繼承人呢?其實兩位兒子都是比較溫馴的,相信也沒有太大的理想或者宏願,如果兩位能夠守好李兆基留下來的資產,沒有令到家族財富走下坡,相信已經可以算是守業成功了。但看起來,大公子更加比較與世無爭,所以如果家族資產由他來承繼,恐怕有點不。所以感覺上,李兆基還是會讓二公子繼承整個企業。小道消息亦都提及過,二公子本身的學歷不是太過強橫,但基本的經商道理,相信他亦可以應付得來。加上只要恆基系花錢去招聘一些專才回來幫他管理一下業務,相信企業繼續經營下去的問題不大。但不要對恆基整個集團抱着太大期望。
以下有一些商業活動,我們就把它當作是這兩位兄弟共同創造出來的事情。

第一,在2014年可9月,恆基地產以近$47億元勇奪尖沙咀中間道地王,樓面呎價大約$14,000元一平方呎,總投資額大約$65億元,將來會發展成銀座式商廈。
第二,在2017年5月,恆基的李家誠,以$232億元勇奪中環美利道商業大廈地皮的發展權,創出賣地歷年來最高的地價記錄。以每方尺樓面地價超過五萬元,好之後相信每平方呎的價格應該要$10萬元了,實在太誇張
第三,2018年2月,海行集團旗下香港國際建設(687),因為財力問題,要把早前回來的兩塊啟德地皮 (6562號地段和6565號地段) 以近$160億元出售於恆基地產,樓面呎價大概$15,000左右。
第四,在2019年3月,恆基伙拍會德豐地產(20)、新世界(17)、中國海外(688),接近$99億元投得啟德區地皮 (4B區1號),總投資額大約是$150至$170億元,據說每平方尺到時最少要$25,000起。
第五,在2019年11月,恆基夥拍中國海外(688)、嘉華國際(173)以$160億元奪得啟德地皮。總投資額大約是$220億元左右,到時會平方呎開價應該要$29,000起。
綜合起來,恆基繼續是香港地產的其中一位參與者,雖然沒有太進取的表現,而且還很懂得控制風險。看見2019年的投地策略,都是以合資為主,減省自己所冒的風險,又可以和其他發展商建立良好合作夥伴關係 (起碼沒有新鴻基地產(0016)和長實集團(1113)那麼喜歡獨資經營)論實力,恆基的財力不會比前兩者差,但比較喜歡大家一齊做生意,以和為貴這點我是認同的。
恆基地產還喜歡用一些慢吞吞的收購方式來起屋,這樣的速度需要有好大的耐性,如果兩位公子都能夠秉承李兆基的投資作風,未來相信會平穩過渡的。但大家千萬不要忘記,李兆基便是李兆基,兩位李家公子便是兩位李家公子,大家對經營生意的哲學肯定有所不同。所以現在如果你投資在恆基地產身上時,必須要考慮到揸fit人已經換了人,和以往的已經不太一樣。至於李兆基的第三代更加不用說了,他們年紀還是相當細,根本冇可能可以睇到第三代的發展。尤其是李家傑的三位兒子,他們大概是10歲左右,要等到他們都可以大學畢業回來幫公司工作,恐怕要等上一段更長的時間,相信到時李家大公子都接近70歲了。歲月催人,無奈!

2020年不倒翁投資學投資比賽第8站賽果
其實我一直都在懷疑自己的眼睛有沒有睇錯這個香港的股市。最近的肺炎疫情,理論上應該搞到香港經濟雞毛鴨血才對,但最奇怪的是恒生指數似乎已經修復了大部份的失地。到底為何會有這個現象呢?從推算當中,應該就是每一個國家加大印錢能力,令到資金到處遊走。最近我們的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不斷要賣出港元,就知道港元非常之強勢,亦即是代表熱錢不斷流入。當熱錢流入香港之後,可以快上快落,又可以隨時撤出的地方,就只有我們香港的股票市場。
到目前為止恒生指數的回報率仍然是負數,但已經比起上一站的 -14.35%,進步了很多。現在的回報率是 -12.58%。至於我們的不倒翁指數,更加不得了,雖然仍然是負數,但數值只是 -2.12%。如果外圍環境沒有變差,甚至因為疫情過去之後的強勢反彈,相信不倒翁指數的回報率應該可以好快重新變回正數。但願如此吧!因為5月1號星期五,歐美兩邊股市跌幅都比較大,好可能就是反映了疫情之後的後遺症,所以大家投資方面都要額外小心。
至於我們的龍虎榜,冠亞季軍又是熟口熟面的。季軍股票是碧桂園服務(6098),現在的回報率是37.14%。亞軍是康龍化成 (3759),它的回報率是41.61%,真係有一點勢不可擋的感覺。至於冠軍人馬就是雅生活 (3319),買了的朋友,今年真的是無需要徬徨,因為現在的回報率是58.74%,除了用「一枝獨秀」去形容它之外,我想不到有任何適合的詞彙可以代表
說真的,在我們的不倒翁指數成份股裏面,前面的頭六位,全部都是中資股,真是有一點遺憾。要數到港股,就只有我揀的新意網 (1686),排在第七位,算起來算是港股當中最高的回報了,但它的回報率也只有4.93%,遠遠不及其他中資股的回報。最近新意網的股價表現比較神勇,我也覺得奇怪,很有可能是因為5G的來臨,帶動了數據儲存的額外需求,所以股價相對穩定。如果這個推論沒有錯的話,理論上股價可以上一層樓,希望下一次再見到這隻股票的時候,股價可以從上$6元,那就大家都快樂了!到目前為止我們的不倒翁指數成份股當中,有12隻股票錄得正回報率。但是如果計及可以跑贏恒生指數的話,31隻股票當中,有21隻都可以跑贏恒生指數,算不算好?最好你們話我知!
後記
原來寫李兆基家族的第二代,是那麼難寫的。因為這兩位公子的新聞的確少之又少。又沒有淨產、又沒有家族、更加沒有令到公司運作一塌糊塗。在什麼都「沒有」的情況之下,唯有搜集更多他們的資料來作參考,可惜仍然是寫不到什麼出來。所以如果今集的內容大家覺得質量下降了,請你們多多包涵和將就一下,因為我已經盡了最大能力去寫好這一篇文章,多謝各位閱讀這篇文章。

至於我的文章總閱讀人數,已經超過60萬人次,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在這裏要非常多謝每一位曾經閱讀過我文章的朋友,多謝你們多年來一直的鼎力支持,才能夠令到我這個網誌能夠繼續發展下去,在這裏容許我再一次多謝你們的幫忙,希望你哋可以繼續為我按下廣告以示支持!祝大家生活愉快、健健康康,香港就快冇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