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29 April 2018

周身寶: 長實集團 2


2015年6月1日,長實集團 (1113) 正式由長和 (001) 集團分拆出來,以送股形式正式上市。當天的開市價是$70,當天的新高是$77.55元,也是上市以來的歷史新高。自從上市那天之後,股價便不斷向下尋底,歷史最低價跌至2016年2月7日的每股$38.35元。又從這個谷底起,長實集團股價又開始上升,經過接近兩年時間,好不容易才爬升回到2018年1月28日$74.6元。在這兩年間股價的波動確實驚人。由高峰的$77.55元跌至$38.35元,跌幅超過五成。再由$38.35元升番上去$74.6元,升幅接近95%。誰人有此福氣能在這個「V形」股價波動中賺到錢,相信現在還是笑呵呵的。


不過,不知是否最近的大市氣氛淡溥,很多小投資者都感覺到這隻股票失去了上升動力,而且有緩慢向下跌的趨勢,其實這可能是一個錯覺。在2017年1月1日開市價是$47.7元,而2017年12月31日收市價是$70元,升幅為46.7%。現價 (2017年4月27日的收市價) 是$67元,從高位跌下來,也不過是區區的跌了4.28%。可是從年頭升至現水平,卻有接近41%的升幅。如果論防守性,其實它的抵禦能力是非常強的,見下圖。

另外,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令到其股價不斷向上升是因為公司在2017年裡動用了接近$70億元回購股份去托起股價。詳細回購情況,請看下圖。

在未宣布轉型時,長實集團是一間純正的地產公司。持有多項貴重物業。現今香港地產市道依然非常蓬勃。私人樓宇的樓價一升再升。反之,很多地產股的股價卻有很少的升幅,股價完全追不到樓價上升的速度,這確實有點反常!試問一間擁有大量貴重物業的公司,物業升值了那麼多,但其股價卻在低位徘徊,不是有為常態嗎?而長實集團更是這個情況的表表者。

為咗能夠公平一點去對待這間公司的股價,我臨時決定要再寫多一篇文章,去為它平反一下。長實集團的業務大概可以分為六大範疇,其中兩個是新增的範疇: 第一類,擁有及租賃可動資產和第二類,基建及實用資產合營業務。見下圖。

首先分析一下這間公司的利好消息,然後再分析它的不利消息。

利好消息

1. 進軍加拿大地產
前幾天,突然有一個消息傳出,長實集團將會競投位於加拿大多倫多的一塊地皮。據聞這塊地皮可以作綜合發展,例如發展成會寫字樓、住宅、和商場於一身的建築群。初步估計地價大若$7億加元 (即港幣$43.4億元)。其實不單止李澤鉅近年在香港很少投地,就連新鴻基地產 (0016) 主席郭炳聯亦曾經講過,地價俾人搶到咁高,起樓的風險也隨之提高,能否再有高利潤的回報,已經成為疑問!另外,在內地搞房地產,也會受到中央政府的政策所影響,不能隨心所欲的銷售其下單位。所以,長實集團向外進軍地產業務,也是無可厚非。
在加拿大,溫哥華和多倫多,是最多華人聚居的地方。在這些地方發展房地產,我相信銷售情況一定不會差到那裏去,因為很多華人都很有錢的。我們即管看看這個項目能否拿下來,然後發展成為一個具規模的地產項目,再看看在出售的時候能否帶來可觀的回報。我估計就算這個項目真的可以拿下來,也需經過大概五年時間先有結果可以看得到。不過既然能夠繼續向外發展,也證明了公司沒有一刻是停下來的。我們應該把這個消息當作是好消息去看待。

2. 中環中心今年五月才完成交易
很快將會步入五月份了。中環中心的交易亦都會在五月份內全部完成。根據長實集團2017年的年報顯示,事項交易將會產生大約港幣$116億元一次性的盈利,並會在2018年度的下半年度入賑。以2017年溢利$301.25億元計算,這$116億元的盈利已經佔了上年度38.5%的盈利。這樣足以保證2018年的盈利已經有了一個最基本的盈利作為根基。

你可能會問,中環中心的項目在2018年下半年才入賑,那麼上半年的業績不是會很難看嗎?不會的!因為長實集團在2016年10月出售了上海陸家嘴世紀會廣場,作價大概港幣$230億元,一半歸李嘉誠基金,一半歸長實集團。是次交易,長實集團可以賺取大約港幣$62.2億元的利潤,並且會在2018年上半年度入賬!這一筆一次性的利潤也佔了上年度盈利的百分之20.65%。

這兩項賣出的資產所得到的盈利已經接近上年度 (2017年度) 的60%,這不是已經能夠證明2018年的盈利已經有了鐵一般的保證了嗎?即使外圍環境有突然變差的問題出現,長實集團2018年的盈利也不會受到巨大的衝擊,相信能夠安然地渡過,見下圖。

3. 李澤鉅增持股份
上文也提及過,長江實業在2017年動用了$70億元去回購自己公司的股份。一來可以令到李氏家族的股權更加鞏固。二來亦都反映公司管理層明白當時的股價比對公司的淨資產有很大的折讓,所以才出手回購一些股份。但是踏入2018年,李嘉誠兩父子便是真金白銀的拿錢出來增持長江實業的的股份。嗱,公司回購股份,說不上是李嘉誠真正拿錢出來。但大股東「增持」卻是真真實實的從自己袋中拿錢出來。根據最新顯示,到目前為止,李嘉誠父子已經動用了接近$10億元,買入價大約是在$66元至$67.5元之間。李澤鉅的增持帶出一個重要訊息,這隻股票現在的股價對他來說一定是超值的 (說不定可能會派發特別股息呢?)。所以我們可以密切留意李澤鉅是否繼續增持其股份。如果繼續有增持行動的話,這證明了長江集團的支持位是在$66元附近左右,如果投資者想短炒的話,可以在此水平玩一玩。我最近便是在這個區域裏面短炒了兩、三次,雖然獲利不多,但總好過一分錢也不賺不到的好!見下圖。

4. 2017年買回來的項目還未全面反映盈利
還記得在2017年,長實集團決定作多方面投資,所以它連續收購了三個項目,分別位於澳洲、歐洲、和加拿大。這三項資產總投資額超過$567億元。例如澳洲的DUET在五月份完成收購,加拿大的Reliance在七月份完成收購,歐洲的Ista在10月份才完成收購。在2017年裏面,這三個項目一共提供了$54.83億元的收入,同時也提供了$19.69億元的溢利。但要記住,這三個項目都在2017年的不同月份完成收購,其盈利沒有反映出全年的盈利貢獻。所以在2018年度的業績裏面,這三個新收購回來的項目應該會提供一個更加可觀的盈利。如果再包括這三個項目的自然增長,那麼盈利貢獻將會更多。見下圖。

5. 李嘉誠掦言能夠為集團帶來更高的回報率
在今年三月中聯合業績公布會上,應該是有人問過出售了中環中心之後,其租務的收入和盈利將會減少。李嘉誠便這樣回應的說:「失去了的$8億元,將來可以賺回$16億元。」根據他的說法,我會了解為這$8億元便是中環中心一年下來的總租金收入。以$402億元出售,租金回報率不到2%。對李嘉誠來說,並不是一個吸引的投資項目,所以出售是並無可厚非。相反來說,把套現回來的資金投放在更高的回報項目身上才是一個正常的做法。所以以李嘉誠的說法,他應該會為集團發掘一些更好回報的項目。說真的,即使這$402億元能夠賺到$16億元,回報率也不到4%。以他自己集團發行的債券,所應付的利息也高達4.6%,所以我不相信4%的資產回報率是他所嚮往的。現在集團很快將會落入李澤鉅的掌控當中,相信他所追求的資產回報率起碼要有7%、8%。所以這一筆回來的資金將來應該會有更好的回報,絕對值得憧憬一下。

6. 旗下資產不斷升值
2017年的盈利是$301.25億元,其中有$98.05億元是屬於投資物業重估所得的。這說明了在一年之間,這間公司的物業保守估計又已經升值了$98.05億元。如果香港的地產市道繼續不斷上升的話,相信明年這項物業重估所得的溢利依然會有不錯的表現。最近看了一篇在雜誌的文章,當中提及,買入了中環中心的那一班投資者已經將大廈的樓層分派好了。據說其中一位投資者接受訪問的時候提到,有很多中資背景的公司對中環中心非常有興趣。他接觸的公司也不少。這位投資者大膽的估計,現在的中環中心已經又再升值了不少。當初以$402億元買回來,如果將來能夠逐層成功分拆出售,金額可能高達$600億元,如果給李澤鉅看到這篇文章,不知道他會否暈死過去呢?哈哈!

短短半年之間,商廈的價值又再大幅攀升。以長實集團持有中環中心1,223,000平方呎來計,每平方呎的售價是$32,870元,而最近金鐘的遠東金融中心每呎尺價已經超過$60,000。所以那批向李澤鉅買入中環中心的投資者,如果能夠適時的出售,應該會賺到笑逐顏開。不過李澤鉅也不用太傷心,因為他旗下還有很多貴重物業,其價值亦已經水漲船高!究竟下一次會被出售的資產會是哪一個呢?值得我們去研究一下!

7. 市盈率較低,手持大量現金,派息將會持續上升
長實集團2017年每股盈利為$8.07元,以今天的收市價 (2018年4月27日) $67元來計,市盈率只有8.3倍。加上以上所講過的有利條件,就算2018年沒有盈利增長,也應該能夠保持大約$300億元的盈利,所以2018年的市盈率依然能夠保持在8倍左右,你說夠不夠便宜呢?
至於公司的負債大約是在6%左右,再加上很快便會收埋中環中心的尾數 (大約應該有$360億元的尾數可以收回),理論上這間公司是零負責。在2017年底,長實集團持有現金大約為港幣$544億元,如果中環中心的尾數真的是有$360億元,加上這幾個月所得的收益,長實集團的現金狀況會進一步加強,我保守估計,其現金狀況在2018年上半年的業績公布時,會有高達$900億元現金在手。如果外圍環境轉差,它也可以選擇歸還負債,變成一間零負債的大企業,同時也可以作出收購行動,為未來集團增添發展動力。
不講不知,長江集團原來是切切實實的由李澤鉅主控的。因為霍建寧的名字並不在董事局的名單之內。以李澤鉅的為人,很難相信佢會願意派發特別股息去和其他股東一起分享業務上成功的成果,不過有一樣野幾乎可以肯定的是,派息方針會越來越似長江基建 (1038),採取漸進式的派息政策。對一些希望長遠投資的小股東來說,我反而覺得這是一件好事,因為派息可以年年增加,對希望有穩定收入的投資者來說,便不會輕易出售手中的股票了,同時也可以吸引更多以穩健為稱的基金加入持有這隻股票,理論上對股價也有一定的幫助,你說是嗎?

8. 憧憬有新的收購項目
「發展不忘穩健,穩健不忘發展」這是李嘉誠的格言,既然李澤鉅接手這個大集團,公司的財政又那麼穩健,在一年之中,有上一、兩項新的收購,絕對不會是一件什麼的新鮮事物。李澤鉅本身亦都有一句格言「我們沒有絕對的收購項目,只有價格和回報吸引才會投資」。所以在2018年裏面,我們只能期望李澤鉅在當上主席之後,能帶來一、兩項具規模的收購行動。只要有了新的投資項目,便能帶動業績增長,到時每股盈利亦會再次提高,還會怕它的股價不升嗎?

9. 每股資產淨值上升
在我的投資學理念中,股票一定要具備一個條件,就是要看每股資產淨值。對我來說不是「爛船也有3分釘」而是要「爛船絕對要有3分釘」。當大市好起上嚟,什麼狗屎垃圾股都能夠升天,因為大部份人都不重視公司的資產值。但當大市向下跌的時候,這些五、六、七線的股票都會跌到一文不值,甚至有可能永無翻身之日。但有實力的股票,或者有很雄厚的資產公司,便能夠在暴風雨中挺着,在暴風雨過後,它仍能屹立不倒的站在你面前,這才是好股。在會計制度中,長實集團的每股資產淨值是$78.85元,比現在的市價$67元高出了17.68%。當然,以上的計算只是會計制度上的每股資產淨值,至於「市價的」每股資產淨值相信會高於$100元以上。買一隻資產高的股票,便能令人放心,不是嗎?

10. 李澤鉅的第一炮
雖然我不覺得李澤鉅在接棒之後會急於表現自己。但站在心理學上,一個等了33年才能坐上主席之位的人來說,也希望可以擺脫上一代的枷鎖。用自己的新方式去領導一個企業繼續向前進發。所以我認為,無論公司有任何重大的投資,也會等到李澤鉅真的接手主席之位後才會公布。一來,他的老父已經威左幾十年,冇理由生意傳到自己手中便顯得平平無奇,雖然不是希望他能超越自己老父,但也不能太過不濟。所以李澤鉅在2018年裏應該要交出一份可以見得人的業績表才算是一位合格的主席。相信這是我們作為小股東的最起碼要求,不知他能否達標呢?

不利消息
1. 利率上升
美國聯邦儲備對於加息方面似乎勢在必行。問題係,加息步伐會是快還是慢,這個很難說得準,但加息的趨勢已經完成了。只要美國不斷加息,美元相對來講便會不斷增強,這樣的話,其他貨幣相對來說便會變弱了。最慘的是長實集團應該會跟着長江基建闖蕩江湖。別忘記,長實集團也有其他樓盤正在新加坡和英國興建中。如果歐元、加元、澳元和英鎊都貶值的話,在匯率方面來說,折算回來港幣便可能會賺少了盈利。這個因素亦有可能令到股價持續在低位徘徊,大家不可不留意啊!

2. 租金收入減少
出售了中環中心,租金收入方面自然便會減少。雖然李嘉誠講過,冇咗$8億元,可以賺返$16億元,但不知這張支票幾時才能夠兌現。如果新的投資遲遲未能落實,整個集團在租金這方面便可能會出現倒退,雖然未至於會影響整個集團的盈利能力,但絕對會拖慢公司的發展進度。如果今年的業績不能夠賺多過$301.25億元,咁樣始終給人的感覺不是太好!李澤鉅一接手,便出現倒退,似乎有點那個兒。
3. 李澤鉅折讓效應
李嘉誠能夠獨當一面、叱咤風雲數十載。他曾經用懸崖邊的小草來形容自己,雖然生得短少,但根卻是根深蒂固的深入石縫當中,能抵擋風吹雨打,依然屹立不倒。反之,他用溫室中的大樹來形容他的兩位兒子。因為兩位兒子都是含着金鎖匙出世的小朋友,從小到大都在庇護之下成長,從未見過任何風浪。就算有風有浪,也被他老父一一擋回去。李澤鉅為人冷漠,不懂人情世故,更加唔會理人家感受,公關技巧更加不可以和他的老父相提並論。所以投資者開始擔心,由李澤鉅統領一間那麼大的企業,成嗎?所以出現咗一個新詞彙叫做「李澤鉅折讓效應」。當然我們不是看扁他,只是怕他的「算死草」性格得不到投資者的歡迎和支持。從而令到股價積弱,這個便是我們最不希望見到的狀況。

4. 土地儲備少於同行
今年長實集團的確在香港很少投地,土地儲備和其他地產發展商比較已經漸漸落後了。如果將來香港的地價繼續向上上升,對少土地儲備的長實集團來說,漸漸便會落後於他人,以前的地產龍頭地位可能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別忘記,雖然集團現在正在轉型中,但其主業依然是地產業務,如果樓宇的銷售因土地不足而受到影響的話,將對整個集團的盈利構成重大影響,從而影響股價,大家擔心嗎?
5. 租務管理水平差
我有一位朋友,是在香港租商場做生意的。他曾經也租過長實集團旗下的商場做生意。但對於管理和推廣方面極之不滿,之後他還是搬到去新鴻基的商場裏繼續營運。他的結論是,長實集團並不懂得如何經營商場,租金收得貴,服務又差,推廣又少,在這方面的競爭相對較弱。其實長實地產的商場也是落在好的位置裏,但因為經營不善,不能發揮其商場的應有價值。如果能夠在這方面下點苦功繼續改善,商場的租金便能夠再提升,也會帶動物業的升值,管理層應該好好研究一下。

其他分析
李澤鉅思想分析: 李澤鉅給予我的感覺是一個「穩」 字,我相信他的思維並沒有其弟李澤楷那麼宏大和創新。但在我的blog友中,也有人形容他是一部「計數機」。是的,李澤鉅的確是一部非常懂得計數的計數機。所以他成為集團的「揸數佬」的確是稱職的。為什麼我用一個「穩」字來形容他,而不是用「保守」來形容他呢?其實李澤鉅一點也不保守,而且還很進取呢!此話怎說呢?例如在2013年,上海陸家嘴東方匯金中心 ($89.5億元)賣!2014年,南京國際金融中心 ($38.4億元)賣!重慶大都會項目 ($49.5億元)賣!2016年上海陸家嘴世紀滙廣場50% ($230億元)賣!到了上年2017年,香港中環中心 ($402億元)賣!能夠有此氣魄,出售集團的核心物業,在香港,除了他之外,看不出有誰能有此膽量。你看看李兆基,這些年來,也只不過出售了一些非核心物業,加起來的總值也不過是區區的百多億港幣!見下圖。

和李澤鉅的大刀闊斧、什麼也能賣的處事方式,大有不同!那我們還能說李澤鉅是保守嗎?再看看由冠君產業信託持有旺角的朗豪坊寫字樓全幢想賣出,希望叫價港幣$250億元以上,最後也不知是沒有市場,還是不捨得割愛,始終賣不成!誰人比較當機立斷、誰人比較優柔寡斷,不是一清二楚的放在我們前面嗎?

因為有好業績的支持,又有大股東增持股份,2018年的盈利亦都得到很高的保證,負債比率有非常之低,照這情況來說,它的股價不應該在向下跌了。如果外圍環境在轉差的話,股價可能會跌至$60的邊緣,股息率亦都會由現在的2.53%升至2.83%。近兩年的股息增長接近10%,所以由此推斷,2018年的股息將會由現在的$1.7元升到$1.87元,所以股息回報率可以更上一層樓至到3.11% (如果股價依然在$60元的水平)。但是大家亦不要太過期望其股價可以升得很高,因為即使出售中環中心那麼好的利好消息,也不能一氣呵成的把股價推上高峰,所以我認為其股價在今年去到$73元已經是極限了,除非有一些我們根本意想不到的好事發生。
最近我我兩次短炒都是在股價跌至$66元左右才開始買入,但求每股能夠賺$1.5元,便心滿意足了。我會繼續沿用這個方法不斷短炒。它的末期息有$1.28元,並會在2018年5月15日除淨。如果其股價能夠再次跌至$66邊緣,我便會買入,希望先把末期息賺下來,然後再等機會$67多一些賣出,到時便可財息兼收,在惡劣的環境之下,這是唯一可以賺到快錢的機會。至於是否長線投資,我還是希望等候李澤鉅親自公布第一次全年業績再作打算,但我可以在這裏肯定的說,它的確是一間非常值得投資的公司。

請各位親愛的讀者們,可否在完成閱讀此文章後 (其他文章也是同樣做法),在下圖中的紅色圈內,,加上一個(√),那便是給我一個「Like」,不需半秒時間,十分多謝你的支持,我亦可以從中得到一些閱讀分析數據。感謝感謝!

2018年股票投資比賽最新狀況 (Updated on April 29, 2018, Friday)
時間過得真快,這樣又過了兩個星期,恒生指數依然徘徊在30,000點左右。外圍環境突然變得很差,美國和它的盟友攻打敘利亞,令到局勢緊張。另外還有一個更出人意表的情況是美國決定封殺中興通訊 (763),似乎貿易戰已經升級至打科技戰,芯片對中國的影響原來是那麼大的,接下來的時間,聽說「華為」和「聯想」都受到牽連。看來中國的科技股還是有麻煩的。
我們的比賽呈現了一些變化,只有五間公司還能保持正數的股價增長,他們分別是中信國際電信 (1883)、嘉華國際 (173)、煤氣 (003)、港交所 (388)、和香港電訊 (6823)。大部份都是由我們香港上市公司包辦,實在值得慶祝,值得驕傲。雖然我隻股票新意網 (1686) 依然排在最後尾,而且還在另一個討論區聽見很多其負面新聞,例如說它公司內部管治混亂等等。不過最近新意網已經請了一位新的行政總裁,如果公司真的有那麼多的內部問題,希望這位新CEO能夠着手處理。公司在那麼混亂的情況之下還能夠有可觀的盈利增長,我在這裏有一個大膽假設,如果新任CEO能夠管理得好,為公司省下成本,爭取更多顧客加盟,明年的成績便能夠有所改善,只要業績好,我還是對它投下信心的一票,願主祝福我!

其實我一路都好希望能夠寫一篇有關芯片和中國科技發展的文章,最近睇了比較多的芯片文章,感覺上其實中國的科技也不如我們想像般的那麼利害,但是真正的環境又有沒有其他文章所說的那麼差勁呢,暫時還未知道,不過根據我朋友所說,中國公司偷了那麼多外國公司的專利發明,現在係時候要找數了,但不知會否影響香港的經濟呢?希望有機會寫一寫這一類有趣的文章。

最新消息

1. 我的Follower已經升至124位人士,又增加了7位。真開心!多謝大家的頂力支持!😊😊😊😊😊😊
2. 上次的閱讀人數是: 14,4352,今次的閱讀人數是: 15,5983。增長11,631閱讀人數。多謝晒各位😊😊😊😊😊
3. 如有任何訊息/意見能夠提供給我的話請發電郵到以下地址,我會不定時地查看郵件,econearth@gmail.com

*** 本篇完 ***

Saturday 14 April 2018

不倒翁投資: 美中不足的「特習」

根據IMF的預測,在2018年,美國的GDP大約是$20.2萬億美元,佔全球GDP的23.9%。龍頭地位無人能及。排在第二位的便是中國,其GDP大約有$13.12萬億美元,也佔全球GDP的15.5%。全球加起來的GDP也不過大約是$84.51萬億美元,但竟然有39.4%的全球GDP落在美國和中國身上。所以若果這兩個國家發生什麼經濟問題,那麼地球便完蛋了!


在中國末發展成為超級大國之前,香港的經濟一路上都受到歐美市場的影響。到了近這20年,尤其在回歸之後,中國的經濟增長迅速,GDP如火箭一般的一路向上高速爬升。先後贏了多個西方先進國家,包括德國、法國、和英國等等。最後連排在美國之後的日本也被中國從後追上,成為現在全球第二大的經濟體系。所以現在香港的經濟,大部份都受到中國的政治和經濟所影響。現在看起來,兩股不同的勢力,令到香港的股票市場變得異常波動。

尤其最近香港的股票市場自從創出了2007年之後的新高,恒生指數便從2018年1月26日的33,233㸃,慢慢回落至30,000點以下 (2018年4月6日的收市指數為29,845㸃。跌幅高達3,388㸃)。到底什麼原因令到大市如此不景氣呢?

原來就是由特朗普政府為首的美國開始了貿易保護主義 (Protectionism),務求在國際貿易方面得到更有利的位置。根據特朗普最近的演說中表示,徵收關稅 (Tariffs) 是必須要的,尤其看着每年美國和中國大約有$5,00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 (Trade Deficit) 實在不能接受。他要紐轉乾坤,縮細這個貿易赤字數字。因為長期的貿易逆差,代表美國人不斷買入中國貨,令到美元不斷流失去中國處,對美國是一個極大的威脅。此話怎說?試想想,中國不斷把貨品賣到美國去,然後收到大把大把的美元。長此下去,中國手上便擁有大量的美金(而事實上,現在中國持有的美元,高達$30,000億美元)。這些美元留在中國是完全沒有作用的,所以中國會想盡辦法把這些美元搬回到美國去,然後不斷用這些錢買入美國的資產(包括美國政府債券)。所以長遠地來説,這令到中國不斷賺取美國的美元,在特朗普政府的眼中,絕對是一個威脅,必須要及時去制止。
我們先從美國的角度去了解這次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原因。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倡的是「自由貿易- Free Trade」。意思是所有WTO的成員國,都要無條件地任由貨品自由來往成員國之間,換句話說,應該要免除所有關稅和配額等等的保護主義條款。自從2001年12月,中國正式加入WTO,成為成員國,理論上中國應該要開放其市場給予其他國家,而其他國家也應該要開放其市場於中國貨品進入。這樣便稱之為自由貿易。原則上這概念非常之好,令到各國成員國,都能夠增加貿易量,各國國家理論上都可以賺多D錢,這就是我們經常提及到的「全球化 - Globalization」。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眼中,A free trade is not a fair trade。其實WTO提倡的自由貿易,當中包括了「公平貿易」的主義在內。什麼是「公平貿易」呢?公平貿易是指一個國家用自己本身應有的實力,製造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舉個例子,台灣用真正實力去生產一部計數機,價格是每部$100元。中國也用真正實力去生產一部計數機,價格是每部$80元。而美國自己本身生產一部計數機的價格是$150元。基於大家都是用真正實力去生產計數機,但是中國計數機的價格最為便宜,最後美國決定不自行生產,而是從中國入口計數機。在這個情況之下,這個自由貿易也達到公平貿易的水平,所以美國會覺得自己輸得甘心命抵。
不過如果實際情況不是這樣的話,例如,其實中國生產一部計數機,價格應該是$180元,但因為有中國政府的補貼 (Subsidies)$100元,所以價格便可以便宜到$80元 ($180元 - $100元),睇落去就好似好有競爭力。最後結果會如何?當然是大量美國人買入中國製的計數機,而美國本土自家製的計數機因為價格太高,沒有人買,所以沒有生意做,這些美國電子廠便要關門大吉,亦都會令到很多美國人失去工作。以上的例子便是特朗普所指出的在「自由貿易」的框架下產生了「不公平的」貿易。所以他認為必須要更正這種不公平的自由貿易。
在美國,一間電子廠經營不善而關閉,這是很正常的事。要再重新建立一間電子廠,在資本上也不會太過難。但我們這次所講的是美國的鋼材行業。一間龬材公司的成立,可能需要的資金高達數十億元美金計。一旦倒閉了,便很難再建立起來了。所以美國政府為咗要保護這些本本土行業,職位,和經濟增長,不得不向有中國政府在背後支持的中國商家徵收入口稅。既然中國出矛招增加自己的出口貨品量,美國也來一個反傾銷的入口稅 (Anti-dumping tax),來達致一個自由與公平的貿易。
不要忘記關稅能帶來美國幾個好處。第一,美國政府可以增加多一些稅務收入,第二,繼續支持本土鋼材行業,不至於被中國的鋼材商壟斷了整個美國龬材市場,第三,可以保護美國本土人民繼續有就業機會,如果這批本地工人失業,他們便會問政府要失業救濟金,最終令到政府增加支出,造成更大的財政赤字,第四,如果本土生產多一些鋼材,GDP增長亦會提高些,可以保持經濟穩定增長。
至於中國,為何中國政府要補貼中國製造商的貨品賣到美國去呢?這是一種財大氣粗的行為,同時亦都屬於「經濟侵略」的一種。什麼事經濟侵略呢?經濟侵略是指一個國家控制了另一個國家的經濟。這便是經濟侵略了。用這個詞彙,套用在香港身上也是可以的,因為現在香港的經濟已經牢牢的掌握在中國的手裏,我們基本上沒有任何反抗的能力。
中國政府和中國製造商透過互相利用,各得所需。例如中國政府補貼中國製造商,可以用一個超低的價格將貨品出口到美國去,這種做法是把所有美國本土的生產龬材製造商踢出市場,最終中國製造商能夠壟斷美國整個龬材市場,到時候再慢慢把價格調高,大巴大巴的美金便又可以賺回來。當然,這需要長時間的部署,以強大財力壓死美國的競爭對手。這樣中國鋼材生產商便可以壟斷了美國市場。別忘記,中國政府有能力控制中國鋼材生產商,有了這層關係,中國政府便是間接地控制了美國鋼鐵市場。既然一個市場能被這樣的控制,那麼另一個市場也可以用同一種方式去佔領它。如將來一個個美國的商品市場 (例如:鋼材市場、太陽能板市場、汽車輪軚市場) 逐漸的中國製造商控制了,那將來美國的經濟便會慢慢落入中國政府的掌控之中。當想到這一層,美國政府和其人民吾驚就有鬼啦。
今次的美國貿易制裁,從新聞中見到中、美兩國拳來拳往。美國先撩者賤,用收集回來的數據去指責中國用上不公平的方法出口貨品到美國,所以要用懲罰式的關稅去阻止這些不公平的貿易活動繼續擴張。特朗普這一招一出,中國即刻還拖,而且非常之有技巧地,攻擊特朗普的痛處。中國選取美國某些共和黨的州份去徵收當地出口至中國的產品入口稅。這些共和黨的州份也是特朗普當年選總統時的鐵票倉,中國這一招就是重點打擊特朗普的票倉,如果將來他想繼續連任成為總統,恐怕這些州份會因為中國的制裁而不再支持特朗普了。
我有一位很喜愛政治的朋友,他描述了美國早已對中國的崛起有所顧忌,早在布殊總統年代已經開始了。據說,當時的美國總統幕僚已經提醒當時的總統,中國的實力開始日益強大,必須要嚴陣以待,甚至要迎頭痛擊,務求阻止中國不斷增強實力。很可惜,一個911恐襲事件,令到美國政府顧此失彼,不能夠有效地阻止中國不斷發展經濟。到了奧巴馬年代,白宮幕僚繼續提醒當時的總統要好好地監控當時中國的經濟和軍事發展。可惜又因為一個金融海嘯,令到美國經濟重創,政府再一次顧此失彼去救自己經濟,又放了中國一馬!
好了,到了今天的特朗普總統,對我來說,他的種種行為顯示了他只是一位小人。極其量也是一位小商人,也不知為何他能夠成為美國總統,再看一看他的班底不斷的𨍭換,就更加感覺得到他和大權在握的習近平根本沒法相比。某程度上,特朗普的當選,也能反映出美國在某一方面的確不如理想,例如大量的美國人民失去了工作,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大家不期然推舉標榜着「以美國為先」的特朗普做總統。對於這次貿易的紛爭,其實中國可以什麼都不用做,不需要打貿易戰,任由特朗普在哪裏小吵小鬧便好了。反正他只是一個小人,只是喜愛佔人家小便宜。只要不理他,他便很難再作出第二輪,甚至乎是第三輪的制裁行動了。

相反中國手上王牌多多。第一,大家互相制裁,大打貿易戰,到時各有損傷。不過這會影響世界經濟,也影響了香港經濟和股市,到時恒生指數恐怕又要陪跌了。第二,可以將人民幣貶值。人民幣一貶值,中國貨品便會相對地便宜起來,可以對沖(中和)特朗普所徵收的關稅。第三,減持美國債券。美國可以繼續強大下去,其實是靠以債養債。如果中國拋售美國的債券,債券價格必定大跌,而且利率還會不斷抽升,到時美國的經濟仲唔死?
10多20年前,美國政府不好好地控制中國,今天的中國已經是一隻睡醒的巨龍,看來現在真的沒有什麼方法可以阻止這隻巨龍的經濟發展。相信再過不了多久,中國的GDP年便可以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例如美國現有的GDP是$20.2萬億美元,假設每年有2.5%的經濟增長,大約會有$5,000億美元的增長。至於中國現有的GDP是$13.12萬億美元,假設每年有6.5%的經濟增長,大約會有$8,500億美元的增長。兩國之間的經濟距離每一年都可以拉近$3,500億美元。
一個極窮困的發展中國家,要振興經濟,方法只有一個,便是由出口帶動經濟 (Export-led)。中國由1978年開始開放後,以至今時今日,能擁有那麼多的財富,全靠出口所賺回來的外匯。今天的祖國,已經不需要太過份倚賴出口去維持經濟增長,反而祖國會加強內部消費 (Consumption) 去推動自身的經濟,而且還有一帶一路項目可以長遠地讓中國去開拓其他有潛質的國家。中國有了錢,懂得用錢去拉攏關係。反之美國,因為特朗普這個小人的關係,不斷退出各種貿易組織,孤立自己,在此消彼長的情況之下,美國又怎能夠繼續成為領導世界的超級強國和領導者呢?
總結
美國的入口稅能否有效地解決貿易赤字還是未知之數。不過一旦關稅徵收了,鋼材的價格必定會上升。到時候可能引起美國通脹 (Inflation)。為了有效地控制通脹,聯邦儲備局 (即美國的中央銀行) 有機會提前加息去抑壓通脹的增長,到時候,香港也可能需要跟隨加息。如果香港加息的話,會否令到香港的樓市降溫呢?相信有好多香港人都期望有這一天的來臨。
另外,如果中美真的在貿易制裁上大打出手,最終大家的經濟都會受到損害。 兩者佔了全球差不多四成的GDP,可能會引起全球的衰退。到時候中國資金又會否因此而撤出香港市場呢?如果會的話,香港的樓市又會否因為這個原因,令到價格大跌呢?除了香港地產市道可能受到不利影響,香港的股票市場也應該會跌到一仆一碌,相信到時會令到很多朋友的身家大為縮水,這個也是否大家樂意見到的結果嗎?
在總結之前,突然聽到一段新聞,美國決定了向敘利亞動武,原因是敘利亞政府使用化學武器對付平民。據說這次行動包括美國、英國、法國一起參與的。但最大障礙是俄羅斯政府強調會擊落任何襲擊敘利亞的導彈。這樣就變成了兩大超級武器大國的對壘。歐洲各國都可能因為這樣而變得緊張,航空公司的航機已經紛紛繞過敘利亞這個是非之地。如果中國今次置身事外,慢慢增強實力,相信和美國在軍事上和經濟上的距離又會再次加速拉近。我在完成這文章之前,美國還未作出攻擊,但根據痴線的特朗普所說,將會很快作出部署和攻擊。到時候,不知道香港股票市場會受到什麼程度的影響呢?雖然話每10年一次必會帶來股災,未必可信。但自從1987年之後,每隔10年必有一次股災,大家必須要小心!
最近,金融管理局 (即香港的中央銀行) 已經在市場上買入港幣和沽出美金,我們一定要密切留意銀行體系結餘,目前還有大約$1,700億元結餘。用個簡單的方法去演繹,試想一想,現在大約有$1,700億港元在市場流動,也可以說成市場有足夠的資金,所以借錢方面比較容易,所以利息不高。但這個結餘一旦跌到$300億元左右,市場的流動資金便會減少了很多,借錢變成一件不容易的事,那麼利息自然會向上升,利息向上升,供樓的業主增加了壓力,公司亦都因為利息高企,推遲投資,在這兩個因素夾擊之下,恐怕離樓市爆破的日子已經不遠了!到底2018年會否有大事降臨呢?大家不妨拭目以待!希望香港不要給「美中不足的突襲所拖累便好了!
請各位親愛的讀者們,可否在完成閱讀此文章後 (其他文章也是同樣做法),在下圖中的紅色圈內,,加上一個(√),那便是給我一個「Like」,不需半秒時間,十分多謝你的支持,我亦可以從中得到一些閱讀分析數據。感謝感謝!

2018年股票投資比賽最新狀況 (Updated on April 13, 2018, Friday)
我們的投資比賽不知不覺間已經進入了第二季的賽程裏,大受到中國和美國之間的貿易紛爭,令到香港股市搖擺不定,加上騰訊(700)大股東出售部份股權,令到騰訊股價積弱。

大致上來講,我們的投資組合第一次輸給大市。排在頭四位的股票分別是嘉華國際(173),中國國際電信(1883),港交所(388),煤氣(003)。騰訊被踢出頭四位。至於我那隻股票,依然穩固地排在榜末!另外,長江基建(1038)已經跌至接近全年低位,究竟值唔值得吸納呢?真的見仁見智,但我相信外圍環境的變化理論上影響唔到它的生意營運。至於他的仔仔電能實業(006),在特別股息除浄後,反而急跌。我個人覺得,兩者之間的股價相差越遠,再次提起合併的機會便越大。

從上面的經濟角度來看,四月份都不會是一個好的月份,加上又有「五窮六絕」的效應,我們真的要小心小心行事祝各位好運!

最新消息

1. 我的Follower已經升至118位人士,又增加了8位。真開心!多謝大家的頂力支持!😊😊😊😊😊😊
2. 上次的閱讀人數是: 134,168,今次的閱讀人數是: 144,352。增長10,184閱讀人數。多謝晒各位😊😊😊😊😊
3. 如有任何訊息/意見能夠提供給我的話請發電郵到以下地址,我會不定時地查看郵件,econearth@gmail.com

*** 本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