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29 December 2024

這兩個麻煩友到底想要什麼?

 


今天是2024年12月23日,我又開始寫文章吧!今次的標題是「這兩個麻煩友到底想要什麼?」,大家都知道Donald Trump即將成為新一屆美國總統。他是強勢回歸,當然要有一番作為。另外,Trump的「紅顏知己」 Elon Musk,又將會成為什麼效率部長。前者是癲的,後者是狂的。兩個人走在一起,到底會否令到美國「再次強大」,又或者會搞到美國「再次濕滯」呢?


無論怎樣說都好,2024年的美股過得非常好。但要記住,好日子不會常常陪伴着我們身邊。我們需要有危機感,在危機來臨之前,做足預防措施,到時天跌落嚟,我哋都可以頂得住。

Donald Trump想要什麼?
首先要聲明一樣事情,我對Donald Trump完全沒有好感,甚至是討厭他。所以我好怕他的破壞能力。如果唔係有疫情出現,相信Donald Trump可以順利做足兩屆總統。可惜那一次的疫情,令到他的總統夢想幻滅了,他不甘心啊!今次總統選舉,他再次強勢,再次回歸,即使我無論怎樣不喜歡他,也不得不佩服他的毅力,真係無人能及。

尤其他被刺殺的那張圖片,顯示他不怕死,這張圖片,振奮了美國人心,加上對手拜登實在太弱雞,所以這次的總統寶座,又被他拿回來,再坐多四年。這四年裏,他可能能坐得很過癮,但對所有投資美股的人士來說,可能並不是同一回事。某程度上,我是擔心多於開心,因為始終不知道這個傻佬會做些什麼,會否太過破壞盟友之間的關係?會否破壞正在上升的美股趨勢?真的很難估!

Donald Trump是一個獨裁者、是一個復仇者、是一個破壞者。此話怎說呢?可能他是一位老闆,所以喜歡發號的司令,別人必須要遵從。到了他成為總統,玩法應該不一樣,但他不理,最緊要做佢自己喜愛做的事。大家還記得,當年他成為總統,訪問中國的時候,看見我們的羽主席,大權在握,羨慕不已。還記得當時他稱我們羽主席為「皇帝」,當然我們的主席否認了!但看在他眼裏,習主席就是一位君主,所有人都要聽命於他,Trump羨慕不已。他雖然貴為總統,但亦都有很多掣肘,亦有好多人會找他麻煩,所以某程度上,Trump希望美國可以成為第二個中國,由佢一個人話晒事,這就是我對他的感覺。

至於他是一位復仇者,明顯不過!對上一次做總統,被我們的習主席玩到氹氹轉。呢次返嚟,Trump肯定有仇報仇。我不知道「讓美國再次強大」如何能做得到,但起碼應該要令到中國遠遠不能夠在此威脅到美國,加上私人仇恨,我不知道他還會否將「讓美國再次強大」放在首位。

Donald Trump亦都是一個破壞者。雖然我也不喜歡拜登,但起碼在這四年裏面,他努力維繫與盟友之間友好關係。拜登不喜歡一對一和中國對打,拜登喜歡「群揪」,即係聯繫所有盟友一齊揼中國。而Donald Trump上場之後,所有盟友基本上都得罪了。最經典的例子,就是嘲笑加拿大變成美國的第51個州。雖然加拿大某程度上極度倚賴美國,但這樣的說話,自然破壞了美國和加拿大的關係。如果如他所說,那麼墨西哥應該成為第52個省份,或者遠在亞洲的台灣亦可能成為第53個省份。這樣說話不好,破壞和平氣氛,所以他每一句說話和行動的破壞性,絕對影響2025年的美股投資策略,大家必須要小心。

Elon Musk想要些什麼?
另一個麻煩友,Elon Musk,他將會出任效率部門首長。由他控制的SpaceX,令到太空旅程,成本大大降低。所以某程度上,我相信他真的能夠幫美國政府慳到錢。但係在慳錢之餘,他的慳錢行動,可能會觸動其他企業嘅利益。最經典例子,就係 Elon Musk 話Lockheed Martin (LMT) 所生產的F-35戰機,仲要用人手操控,是白癡才會用。呢一番言論,已經令到Lockheed Martin 從高位的$618美元一股跌到現在的$490美元一股。



美國政府已經早就成立了太空軍,加上可以大大利用SpaceX的太空設施,再加上有人工智能,美國的武器威力可以大大提升,但成本卻可以不斷下降。若真如此,好多軍用企業,未來可能蒙受損失,因為以後不能夠再開天殺價。雖然Elon Musk的任期只有四年,未必能夠可以將美國政府的官僚架構徹底改變,但起碼會製造麻煩、製造混亂,對未來美國整體經濟,有何衝擊,真的是未知數!

最可怕的是,如果將來Elon Musk決定要選下一屆總統,咁就會更加令到美國有更不確定因素。

2025年,由這兩個人主宰美國,他們會否四年裏面都那麼友好呢?他們的行動,真的是為了美國的利益出發嗎? 還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呢?很難說!所以下一年在美股投資方面,選股要盡量避開這兩個麻煩友,那些股票才算穩陣呢?真的要慢慢研究。

後言
2024年即將結束,快將踏入2025年,在這裏恭祝各位朋友新年進步,繼續喺美股上面賺錢!同時亦都懇請各位看完我的文章後,幫手按一按前後左右附近的廣告,咁我將會有微博的收入,再一次多謝大家的幫忙!🙏🙏

提醒大家,這篇文章將會放在「美股投資」專業裏面。往後再想回讀這篇文章,請到「美股投資」專業找尋!



Wednesday, 18 December 2024

盈利快速增長的Nvidia




2024年6月5日,這一天,Nvidia (NDVA)的市值突破了$3萬億美元。成為第三隻可以超過這個數字的上市公司。之前排第一的蘋果公司 (AAPL)和排第二的Microsoft (MSFT),遇上了真正的對手。有一段短暫時間, Nvidia甚至超越了蘋果公司,成為全球最高市值的企業。這個消息對我來說,當然是興奮不已,為什麼? 原因很簡單,因為我擁有這間公司的股票,很滿足!


Nvidia這間公司的高速增長,仍然沒有停下來,相信在未來的兩三年裏面,每年仍然可以獲得可觀的增長。但當然,不能夠再期望有很高很高的增長,因為它的銷售收入和盈利基礎,已經相當大了,未來的增長,如果每年可以達到30% (我盡量保守一些去估計),已經很不錯了,不要對它的股價太過苛索。

Nvidia的整個財政年度由每年的2月1日至到下一年的1月31日為止。所以即將來臨的2025年財政年度的季度業績日期如下。

2025年4月底,第一季度業績
2025年7月底,第二季度業績
2025年10月底,第三季度業績
2026年1月底,第四季度業績

2021年年度,算是 Nvidia業務增長的一個轉捩點。這一年,它的營業額$269.14億美元,毛利有$174.75億美元,純利也有$97.52億美元,以此一計,毛利率和純利率分別有64.84% 和36.23%,非常之不錯吧,是不是?

到了2022年年度,不知為何,在營業額 ($269.74億美元)沒有太多變化的情況下,純利卻大幅下跌,只錄得$43.68億美元,利潤下降了55%,大家都嚇了一跳。原因何在?從損益表當中可以看到三個項目,分別是銷售成本上升,研發成本上升,營運成本上升等影響了它的純利。

正因如此,在2022年裏面,它的股價,由年初的$27美元一股,跌至當年10月10日的$10.71美元一股。如果你因為它的業務大倒退而放棄了它,那這肯定是你的投資錯誤。是一個大大的錯誤。因為過了2022年度後,它的晶片,令到股價,有如火箭般的向上噴射,完全沒有一刻停下來的跡象。

2023年度,Nvidia的生意大幅度增加。真的不可思議。2023度的總營業額為$609.22億美元 (增長了258%),導致到毛利提升到 $443億美元 (增長了288%),也導致到純利提升到$297.6億美元 (增長了681%),我的天啊!到了這一刻,我才慢慢意識到這間公司的存在價值,亦同時展開研究,到底這間公司是否值得我去擁有和投資呢?計算之下,發覺這間公司未來前景實在太厲害了,不得不投資,但要小心投資,因為它的股價已經從2022年的低位爆升。

請注意,Nvidia在2024年6月拆細股份,一股拆細10股細股。正所謂有心不怕遲,如果我沒有記錯,我應該是在2024年4月份左右正式開始投資呢一間公司,我清楚記得,當時我買入的平均價 (拆細之前)大約是$850美元一股。然後股價便一直向上升。到了拆細之前那一刻,它的股價已經升到去$1,400美元過外一股了,很難忘,亦都很難理解。唯一的解釋是它的未來業績還有大量的增長空間,它的業務太有壟斷性,所以股價一定要配合的上升,才顯示到它的江湖地位。



Nvidia 2024年度的結束日期為2025年的一月底。到底今年 (2024全年)的營業額會否打破2023年的$609.22億美元呢?現在和大家計一計數。

2024年第一季營業額$260.44億美元
2024年第二季營業額$300.4億美元
2024年第三季營業額$350.82億美元
2024年第四季營業額:未知數

綜合頭三季的營業額已經達到$911.66億美元 (比上一年度增加了49.64%)。如果再加上最後一季的業績,營業額肯定不得了!

2023年度的全年純利為$297.6億美元。2024年的頭三季純利是$507.89億美元,已經比上一年度增加了70.66%,若再加上最後一季的純利,不用多問,應該超過100%,係咪好過份呢?

現在Nvidia量產的有Hopper晶片,很多大型科技公司搶着要這個晶片。在今年的九月份,CEO黃仁勳介紹新一代晶片,Blackwell ,同樣被其他大型科技公司搶着要,據說在2024年最後一季開始量產Blackwell。亦據說生意很不錯,可能呢一隻新嘅晶片,在2024年的最後一季能夠產生數以$10億美元計的營業額。

2025年財政年度將會在2月1日展開,新的一年,Blackwell晶片肯定成為搶手貨,如果外圍形勢沒有太大改變,新的年度無論營業額還是純利必定能夠創高峰。問題是它的盈利能否達到市場的預期。不要忘記市場的大鱷貪得無厭,往往將其盈利設得很高點,所以大家要小心。

如果大家以為Blackwell便是Nvidia未來兩三年的主力晶片,咁你就大錯特錯了!最新消息,Nvidia最新的一代晶片叫做Rubin,現在正處於測試階段。在測試中,用過Rubin晶片的行家,只說出了一句說話「Rubin晶片再一次改寫AI晶片的新境界,同時亦拋離其他競爭對手好幾年。」就憑這句說話,你們覺得未來這兩年,Nvidia的生意會差嗎?



Nvidia現在的股價處於$130.39美元一股 (2024年12月18日為止),如無意外,它的股價在2025年裏面,絕對有條件升到$200美元一股,升幅有53%。Nvidia現在的市值是$3.2萬億美元。它極有可能成為唯一嘅一間企業市值可以衝破$5萬億美元,一間公司的市值,可以超過香港恒生指數成份股加起來的市值,厲害嗎? 值得擁有嗎? 你們應該要好好計算一下。

後記:
我想在這裏,懇請大家讀者幫忙,如果可以的話,希望你可以按一按我Blog裏面的任何廣告版面,因為這樣才能夠增加我微博的收入。不怕大家見笑,文章每天的收入 (以昨天為例)只有$0.18港元。我寫文章花出的時間遠超拍YouTube,目的是希望為大家帶來另一種閱讀的樂趣,但亦希望大家能夠鼎力支持。我最近才再鼓起動力,繼續寫作,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喺呢度衷心感謝每一位幫忙的讀者,祝各位投資順利,樣樣皆好!🙏🙏

提醒大家,這篇文章將會放在「美股投資」專業裏面。往後再想回讀這篇文章,請到「美股投資」專業找尋!

Tuesday, 3 December 2024

台積電是實力股,不怕買!

 


一家企業的股價上升,是什麼原因造成呢?大概可以分為外在原因和內在原因。外在因素 (External factor)可以是投資者對間公司的未來期望,又或者是炒作出嚟,所以會令到股價大升特升。炒作的股票,股價不能持久,升到某個程度,股價過高、市盈率過高,業績跟不上炒作速度,股價自然會大幅回落。最近的維他奶(345)便是一個好例子。


至於內在因素 (Internal factor),便是靠管理層的能力去交出一份漂亮嘅成績表,然後公諸於世。當投資者看到業績有增長,賺錢多了,自然容易落疊!不過一間企業要連續地、持續地交出一份漂亮的業績報告並不容易,台積電 (TSM) 便是其中一間能夠做到這一點。所以它的股價不斷創新高。遠的不說,往後的兩年內,仍然是台積電的天下,業績仍然有增長、有保障。

先要申報一下,我持有台積電的股份,而且不斷增持,原因在上述已經說了。不過這次寫文章,並不是要鼓勵大家去投資呢一間公司,而是希望用它過往的業績,和最新的資訊合併一起,和大家分享一下這隻股票的未來前途。因為我持有這間公司的股票,內容可能有偏頗 (我會盡量保持客觀評述),請大家不要見怪!

我們不如由股價講起,令大家興奮一下先。我們就用最近這五年的股價波動來看看台積電的股價到底是如何增長的。

2020年
年初股價: $58.02
全年最高: $109.04
全年最低: $42.70
年底股價: $109.04
全年波動 (年初和年尾的比較): +87.94%

2021年
年初股價: $109.04
全年最高: $139.81
全年最低: $108.12
年底股價: $120.79
全年波動 (年初和年尾的比較): +10.78%

2022年
年初股價: $120.79
全年最高: $145
全年最低: $62.01
年底股價: $75.62
全年波動 (年初和年尾的比較): -37.4%

2023年
年初股價: $75.62
全年最高: $110.69
全年最低: $75.62
年底股價: $101.87
全年波動 (年初和年尾的比較): +34.71%

2024年
年初股價: $101.87
全年最高: $205.2
全年最低: $98.80
年底股價: Unknown
全年波動 (年初和年尾的比較): +101.43%

由2020年初的$58.02美元一股升到2024年最高峰的$205.2美元一股,股價的增幅在這四年裏面,升了353%,平均每年股價升70%或以上,是否很吸引呢?股價有如此漂亮的升幅,當然要有實質的業務增長支持才可以。以下列舉了由2020年至到最近的數據,看看是否台積電的業務表現能夠支撐起股價的爆升。

2020年的全年業績
營業額:$47,694m
純利:$18,189m
純利增長率: +53.7%

2021年的全年業績
營業額:$57,225m
純利:$21,354m
純利增長率: +17.4%

2022年的全年業績
營業額:$73,670m
純利:$32,311m
純利增長率: +51.31%

2023年的全年業績
營業額:$70,599m
純利:$27,817m
純利增長率: -13.91%

2024年的全年業績
營業額:$84277m (Estimated)
純利:$33216m (Estimated)
純利增長率: +19.4% (Estimated)

不知為何,2023年,台積電的營業額有所倒退,所以亦都令到純利方面倒退了接近14%。撇除這種特殊情況,2024年估計,無論在營業額、還是純利,都應該會創歷史新高。根據我的估計,營業額大約有$842億美元,至於純利估計有$332億美元。



不但如此,它的最大客戶Nvidia (NVDA), 最新的晶片Blackwell 火熱到不得了,客戶不斷的迫Nvidia盡快交貨,但是Nvidia也沒有辦法,因為台積電已經盡力生產,但是供應 (Supply)還是遠遠不能夠滿足需求 (Demand)!

那怎樣辦呢? 最佳的方法就是趁機打劫。根據台積電管理層顯示,晶片的價格需要提升,所以未來的一段日子,無論在營業額還是純利方面,台積電可以繼續保持可觀的增長。根據Nvidia CEO黃仁勳所說,訂單已經排滿到2026年底。換句話來說,台積電在2025年和2026年還是會忙到不可開支,這樣紅火的生意,可確保未來的盈利表現,更可替進股價一升在升。

我從不貪心,兩年後的台積電股價希望可以升到$250美元一股,和現在股價比較,兩年之內可以增長36%,平均每年股價增長18%。在生意好到不得了的情況之下,每年股價升18%,過不過分呢大家不妨自行了解一下。

原來我曾經在2022年6月3日,同樣地寫了一篇文章關於台積電,那篇文章題材為「台積電冇得輸!」,我在這裏提供一條link俾大家,你們也可以入去看看,兩年前所寫的內容和現在有什麼地方不同? 或者有什麼地方相同?可以作為參考一下。不過我可以告訴大家,我對台積電的看法從以前到現在都是一致的,看好它。


後言:多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寫文章拿到的報酬,比在YouTube拍片更加少、更加少,所以希望大家能夠幫手按一按文章附近的廣告,希望為此能夠增加多一些微博的收入,再一次在這裏,多謝各位,和祝福各位在任何投資地方都能夠順利獲利。🙏🙏😊😊

此文章將會放入「美股投資」系列裏面!

Sunday, 24 November 2024

恒生指數需要改名嗎?


我對上一次寫文章,原來是今年的一月底的事了。已經有10個月沒有再出過文章了,怪不得blog送我一個訊息,再不update我這個Account,就會封鎖,要重啟,就要再重新申請。其實我寫這些文章,都會有微博的廣告費收入,但寫文章比較沉悶,沒有拍YouTube片那麼精彩、好玩。不過既然不想Account被封鎖,我就唯有再寫多一篇文章,頂住一下。或者可再次培養出寫文章的習慣,以後可以不定時出品一下,和大家分享一下現在當今世界的經濟運行和秩序。


今次的文章我用上題材「恒生指數需要改名嗎?」點解會有這樣的題材呢? 原因是最近恒生指數成份股又出現變動了,但不知為何,這次的變動,令我感覺到,香港本地企業,在恒生指數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不受到重視。直程係可有可無。如果真的是這樣,何不將恒生指數改名呢? 叫什麼都好,反正叫恒生指數就是不太貼切了。

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之後,當時道瓊斯指數是多少點呢? 答案是:大約7,895點。27年過去了,道瓊斯指數現在是: 44,296點,一共升了5.6倍。很好嗎?

再看看納斯達克指數,1997年香港回歸之後,當時指數大約在1,548點。現在呢?是19,003點,升了接近12.3倍,不錯吧!



至於上證指數呢?同一個時段,由當初的1,155點,升到現在的3,267點,升幅有2.82倍!


至於我哋這篇文章的主角香港,1997年7月4日,
恒生指數報14,823點,現在呢?大約是19,230點!升幅有多少啊?升幅只有他媽的30%。在這27年裏面,就只有這30%的升幅陪伴着我們,你覺得可笑嗎? 我覺得是蹉跎歲月。


以上的都是歷史數據,網上可以找到,假不了!這27年裏面香港跟了一個什麼樣的大佬? 帶來什麼的好處?在恒生指數裏面,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不用懷疑,但需要唏噓一番!

2024年11月22日,星期五,恒生指數公司公布季檢結果,新世界發展(0017)再次被踢出藍籌股行列。新世界業績差、市值低 (現在的市值不到$175億港元),被踢出恒生指數成份股,合情合理,打死無怨。

不過這次恒生指數的變動,卻繼續加入中資股,分別是快手科技 (1024)和新東方教育科技 (9901)將會晉身藍籌股系列。


據說恒生指數將會由目前的82隻增加至83隻,根據明報報道所指,「本地薑」大約只有17隻。雖然我沒有考量過什麼叫做真正的本地薑,但耳熟能詳的本地企業,我可以數一數給大家看。它們分別是: 長和、中電、煤氣、滙豐、電能、恒生、恒基地產、新鴻基地產、新世界發展、銀河娛樂、港鐵公司、恆隆地產、東方海外國際、港交所、領展房產基金、長江基建、長實集團、周大福、九龍倉置業、中銀香港等等,我一共數了20間本地企業出來。當然,當中可能有些已經不屬於本地家族所擁有的,例如東方海外,董建華家族已經賣盤了,但這間公司的名字依然在這裏,所以我都覺得它是本地公司。

無論怎樣說都好,恒生指數應該要代表香港的公司,但現在看來,最多只有20間屬於本地薑,已經是少數民族,並沒有代表性。看看騰訊 (700)的市值高達$3.7萬億港元,香港最大的十大企業加埋,都不及他的市值,怎能相比?

只有李嘉誠的長和系,仍然有四間公司可以納入恒生指數成份股,一門四傑,算是很不錯了。我仍然在想,既然新世界的市值那麼低,都能夠成為恒生指數成份股之一,那麼為何港燈 (2638)代表不了呢?無論李嘉誠怎樣分拆,港燈仍然是地道的港燈,市值也有$461億港元,不比新世界強嗎?還是不夠地道?

美國這麼大的國家,有兩個股票市場。我們中國總要比它強。除了香港股票市場外,還有上海交易所,還有深圳交易所,還有北京交易所。比美國多出很多,有這個必要嗎?我們重「量」,別人重「質」,一隻Nvidia (NVDA)的市值,已經打到我們落花流水。還是早早把恒生指數改做其他名字吧!但叫什麼指數好呢?大家可以給一些意見!

後言: 沒有寫文章太久了,要重拾衝勁不容易,只能夠一步一步來,希望大家沒有忘記我這個Blog,繼續支持,我希望有更多的文章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多謝各位捧場!感激!

希望大家可以幫手按一按我Blog裏面的廣告,等我有微博的收入,多謝各位的幫忙!🙏🙏

Wednesday, 31 January 2024

2024年一月份財經總結

轉眼間,2024年一月份又過去了!這個月有22個交易日,6天股市上升,但有16天股市是下跌的。這個月過得不容易,恒生指數一共跌了1,559點,相信大家的身家亦都萎縮了不少,痛苦難言!這篇文章希望從三個大市場去了解股市的進退,包括了中國市場,香港市場,和美國市場。


中國市場的經濟狀況
我一向都不太注重內地指數,但都會留意吓深證指數和上證指數。尤其是上證指數,比較容易掌握,只要跌穿三千點,便會多加留意。最近上證指數的表現非常之不濟,到了一月尾,只有2,788點,已經偏離咗三千點這個極低點。如果指數再跌下去,真的不敢想像後果會如何? 上證指數的昔日光輝,現在回望,怎會不覺得唏噓呢?


在中國這個市場裏面,競爭最激烈的相信是電動車市場,包括左龍頭大佬比亞迪 (1211),還有三間燒着銀紙的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 我在想,在政府莫財的情況下,減少對電動汽車的補貼,甚至全面取消補貼,對這些電動車生產商,傷害有多大呢?肯定會有一番衝擊。再加上,內在的互相競爭,你又減價,我又減價之下,毛利率變得越嚟越少,虧損的機會率大大增加了。如果手頭上還有一些現金的話,還可以慢慢燒。現金短缺的話,唯有伸手問股東攞錢。如果拿不到錢,那便要看看可否和其他車廠合併,然後繼續競爭。如果還是不行的話,那只能夠關門大吉。

正因如此,所以我長期看不好電動車的行業。外來的競爭,除了主要的Tesla外,還有其他歐洲電動車品牌也會打入中國市場。同樣地鬥平、鬥靚、鬥功能等,中國電動車品牌鬥得過嗎?有點懷疑!

2023年內地房產業,在掙扎中渡過,避過了破產和清盤等命運。但到了2024年,情況不一樣了。中國恆大 (3333)在香港被頒令清盤。雖然還不知道這道命令到底會產生多大影響?但相信市場已經有心理準備,波及的範圍應該不會少了。最新的數字,中國恆大倒下,將會有1,300多萬個爛尾單位和大約600萬個小苦業主。這個黑洞,又由誰來填?


中國內銀企業,同內房企業息息相關。內房出事,冇理由內銀冇事。不但沒有事,反而業績還是有增長的,這實在令人難以理解。難道內銀的生意真的好到連壞帳都冚得住?所以看到一些難以理解的情景,最好什麼投資都不要做,還是看清形勢的好。正如李嘉誠所說,應該管理好自己的現金流狀況,減少負債,便是減少自己的負擔和麻煩,所以未來的日子,相信很多中國裏面的股民,還是會小心起來,不要輕易投資。最諷刺的是,看着美股不斷上升,卻又賺不到錢,滿不是味兒!

香港市場的經濟狀況
香港的失業狀況很低,只要你有手有腳,不怕出賣勞力,工作總是有的。打工不出頭,最好梗係學投資啦!投資什麼好?當然是投資物業啦,股票啦!就是這個想法,現在看着恒生指數不斷跌啊跌,心情極差。再看着樓市指數跌啊跌,心都慌了。樓雖然供完,但看着價值不斷向下跌,滿不是味兒,所以減少消費。供緊樓的,經濟不好,利息又不斷上升,供樓的壓力越來越大,心情越來越差,又怎會有閑情逸致去消費呢?


況且香港消費貴,想慳錢的,唯有北上,或者在網上購物,便宜哦!就是有很多香港人這樣想法,香港的市道一差再差。年近農曆新年,我走在太子和旺角一帶,看着越來越多街舖關門大吉,有點恐懼感,因為空置的舖頭真的越來越多。這意味着街舖的價錢將會越來越平。如果情況再差下去,銀主盤的數量將會在今年大增,到時怎麼辦呢?

香港現在的大企業,都是以不變應萬變,有錢在手的,什麼都不敢做,因為唔知這個困境要多長時間才會捱得過。那些上市企業早前借落一大筆錢,利息支出上升,業務又在倒退,現金流出現問題,再加上銀行call loan,未來的日子裏面,不難見到越來越多上市企業股價一跌再跌。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挽救?看來沒有,唯有望天打卦。

香港兩大支柱,樓市和股市都這樣疲弱,今年2024年恐怕又是要苦苦支撐,還是什麼都不要想,捱得過便好了!業績公布期已經來臨了,大家想看看2023年的經濟狀況如何,看着這些上市的公司公布業績,便能好好了解!例如看看李嘉誠的集團,今年是否會業績倒退?不用心急,很快便會知道了!新年格言:「少做少錯」。

美國市場的經濟狀況
美國嘅股市同香港截然不同,好似食咗春藥咁,興奮莫名。納斯達克指數已經爬升到15500點以上,道瓊斯指數仲離譜,差不多接近38500點。這些都是歷史高位。為什麼美股會那麼興奮呢?可能和以下幾點有關。

第一,2023年初跑出來的人工智能,風靡全球,今年繼續熱賣。

第二,美國的企業是做全世界的生意。除了和中國關係緊張外,其他地方的經濟隨着疫情過去後慢慢恢復正常。所以生意又再蓬勃起來。

第三,美國利息高企,想賺美國利息的其他國家人民,不斷買入美元。一係存入美國銀行賺取利息,一係攞去美國股市炒股,所以美國股市有乜可能唔爆升呢?

第四,美國政府不斷加息之下,可以控制到通脹,同時沒有傷害到美國的經濟和就業率。這樣令到美國的經濟繼續向好,因為人民有嘢做,自然有收入,有了收入,自然會去消費。消費推高了,企業自然會投資多啲,不斷這樣內循環,令到美國經濟好、美國股市更好。

不過,有時太好的勢頭,反而令人擔心。其中一個就係美國股市,升得那麼急,升得那麼快。如果情況突然逆轉,同樣地會跌得快、跌得急,這樣便不好了。 我舉個例子,Microsoft在2023年年初,每股大約$225美元,到了今天 (2024年一月底),它的股價已經爬升到$408美元,升了81%,這個升幅我當然滿意,也非常開心,但它的市盈率已經去到一個很高的水平。如果在未來的日子裏面,股價向下跌,我會覺得好合理,亦都有足夠的心理準備迎接呢一日的來臨。


美國無論在軍事、經濟方面都主宰世界。就好像蘋果和Microsoft一樣,兩間公司加起來的市值接近六萬億美元,可以媲美任何一個國家的整個股票市場,你說跨不誇張?

現在的美國狀況肯定是「股市過熱」,未來日子裏面,必定會向下跌!買股嘅時候更加要小心。Lockheed Martin (LMT),Pfizer (PFE)、 Verizon (ZV) 等市盈率比較正常的股票,可以看準機會,慢慢入貨。其他的什麼AI芯片股,一定要小心,雖然市場對這些公司的產品需求強勁增長,但始終覺得股價升得脫離現實。

總結
2024年一月份,用一個字去形容 「慘」,但是在二月份可能更加慘,因為有一個農曆新年的出現,市況更加淡靜。不要預其國家隊會操入場托起個市。國家隊最近又發債、又降準、又不准沽空、又叫銀行借錢俾內房企業,但似乎還是沒有太大藥效,看來要繼續落猛藥,試試效果!

Saturday, 27 January 2024

電能實業和長江基建的前景

 李嘉誠年事已高,退下戰場,由他的兒子李澤鉅頂上。大家還記得,李超人在退休之前,送了一份大禮物給小超人,就是以高價$402億港元,賣出了中環中心,為小超人增加不少籌碼,方便日後繼續發展。



這一役之後,香港變化實在太多了。一個疫情,搞了三年,終於在2023年初正式重新開放香港。大家都熱烈期望,雨過天青,香港的經濟將會有澎湃的增長,但事實呢?卻和預期相差甚遠。


政府的赤字嚴重起來、旅客來港數字沒有明顯增幅、加上更多的旅客是體驗旅程,並沒有預期的消費能力。再加上港人不想消費,或者到外地報復式消費,令到香港成為一個「真空城市」。消費 (consumption)差,商家自然不會投資(investment)。這兩個重要的指標不達標,香港的GDP自然不會快高長大,無奈!


記得在2023年底,我出了一條片,講述在2024年,有什麼股票值得投資!我的投資條件很簡單,只要業務不在香港,便能夠投資,所以當中我選擇了八間公司,它們分別是:東方海外 (316)、中國聯通 (762)、長江基建 (1038)、國泰
航空 (293)、大酒店 (45)、銀河娛樂 (27)、中國移動 (941)、和長實集團 (1113)。

說起長江基建,怎可能不提及電能實業呢。不知道最近大家有沒有留意這兩間公司的股價走勢。長江基建一年的高位是$47.3元,電能實業的一年高位是$46.75元。大家再看看以下這張圖,便會發覺不知不覺間,這兩間公司的股價,已經慢慢貼近全年高位,這不是一件好事嗎?

電能實業的前景

2022年全年盈利$56.49億元,每股盈利$2.65元,但派息卻高達$2.82元,比每股盈利還要高,是近年罕見的情況。2023年上半年,錄得盈利$29.59億元,比對同期,只有輕微的上升。如果下半年沒有太大問題,理論上全年仍可錄得非常輕微的增長。在這個環境不佳的情況下,可以保存盈利能力,已經不錯了!

電能實業的股價往往比他的阿媽長江基建更加紮實,原因呢?很簡單,因為他負債近乎沒有。電能實業總債務加起來大約有$72億元,手上現金有$40億元。所以淨負債只不過是區區的$32億元,相對起總資產超過$954億元來說,只有3.3%的淨負責率,看來真的是穩陣到不得了!

大家還記得在2022年三月初,突然傳出長江基建,有機會出售英國電力資產,售價高達$1500億港元。當中電能實業亦持有40%英國電力資產,賣得出的話,也值$600億元港幣,和它現在的市值$975億元來比較,英國資產已經值整間公司市值的61.5%。 電能實業擁有的資產,價值不菲,如果將來環球利率可以向下調,它所持有的資產價值便會相應提高,所以我相信,即使李澤鉅想放棄電能,也不會輕易的讓它跑了,肯定會「揸乾揸淨」才讓電能離開。

2023年已經過去了,現在正在等候出業績報告,最重要的一環便是派息,上年每股派$2.82元,今次全年派息,希望唔好減少,咁就已經達標!股息回報率來看,現在有6.2%,可以接受!最重要的是,它的資產絕大部份都在海外,只有旗下子公司港燈 (2638)在香港營運,但也不怕,始終有准許回報率保護。除非政府突然用暴力收回港燈,咁就令作別論!否則的話,電能算是穩健!

長江基建的前景
我持有長江基建超過15年 (有多無少),曾經風光一時的它,股價升至$81元 (2016年2月),當時的我以為自己是股神,多麼風光,手上的股票價值上升,不捨得賣出去,因為以為長江基建繼續可以用收購合併這一條方程式來振興股價。當時的情況,你覺得它的股,能衝破$100元,並不是一個夢。但是夢境仍然是夢境,最終當然沒有夢境成真。

反而是看着股價跌下一些,跌下一些,不知不覺間跌到去$60多元一股。我再按耐不住,決定將一部份股票出售,然後投入我當時喜愛的美股Microsoft (MSFT),這次的換股行動,現在回頭一看,似乎是行對了路。因為長江基建的股價,不斷的積弱,破$60元、破$50元、甚至破$40元,你能不心慌呢?

相反看着Microsoft的股價,從當初的$180美元一股,爬升到今天的$405美元一股,一來一回相距甚遠。但我為何不捨得全面?放棄長江基建呢?一來有情意結,二來我仍然相信他它業務是穩健的,加上大部份資產都在海外,即使香港淪陷,它也肯定是其中一隻最穩當的企業。相對起其他企業把資產全部放在香港和內地,長江基建,肯定是國際化的企業,懂得分散風險,這樣的公司都不投資,還能投資什麼呢?

加上李澤鉅的操作下,上市以來,年年都加股息。雖然近呢兩年家的股息非常不起眼,但始終還有能力在差的環境下增加股息,實屬不易!長江基建有八成多的利潤都拿來派息,只要業務不要倒退太多,派息方面相信還可以堅持着!這便是我不想離棄長江基建的原因之一。

總結
現在的環球環境複雜,長江基建和電能實業,食的是外國飯,最重要是匯率要夠好!不過環球經濟方面,歐洲不好,所以歐元不振。英國經濟不好,所以英鎊積弱。加上其他貨幣都不及美元的強,令到長江基建,以港元為基礎的盈利受到衝擊,這是事實,不能夠推搪的。

但若果向好嗰方面去想,未來如果利息向下調,美元以外的貨幣有升值,對長江基建和電能實業的盈利沒有相當好的幫助。但是即使盈利可以提升,是否代表股價能夠上升呢?看來未必!因為李嘉誠的股票,看來沒有什麼人夠膽碰,費事惹來麻煩!

我未來的投資策略也很簡單,只要長江基建股價繼續向上衝,我便會繼續出貨,然後轉去買美股。美股還有很多超值而有潛質的企業值得去投資。始終作為一個小投資者,不想和風險作對!不過我也有想過,如果將來有機會離開香港,我可能會買入長江基建在美國的股票,編號是CKISY。

記住,李嘉誠家族在香港仍然有影響力,所以李澤鉅要在香港繼續經營,步步艱難,他的痛苦可能比一個正常人更加痛苦。因為正常人未必需要承受太大的政治壓力,但他不同,所以他有錢,但是未必過得比我們開心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