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讀者,長江基建 (1038) 這間公司我曾經在「長和系列」𥚃的第六篇文章裏已經約略介紹過其背景。如果你還是不太熟悉此股,請你回去重溫它一下(https://econearth.blogspot.hk/2016/10/0011038.html),這樣對你閱讀此篇章有頗大的幫助。
兩年多前 (即2015年1月份) 的李超人將長實(001) 同和黃 (0013) 合併成為一間超級大型企業。然後再將它分拆出長和 (001) 和長地(1113)。長和 (001) 變成一間綜合企業,也即是地產業務以外的所有資產都屬於這間公司的。
另外,長地 (1113) 便接管所有地產上的業務。重組後的架構給人的感覺更加清晰李嘉誠旗下企業的業務管轄同發展領域。這齣合併的戲在掌聲下完成了,李嘉誠的面子並沒有因此而丟掉。可惜的是13號這個沿用多年的股票號碼亦已經不會再用了。換來的是一個新的股票號碼1113,似乎有一種去舊迎新的感覺。
如果合併成功的話,長江基建的發行股數將會大增。原有的長江基建已發行了2,519,610,945股,再加上電能實業的股份轉化為新的長江基建股份為1,356,848,523股。在合併後的長江基建總股份將會是: 3,876,459,468股。再以此股數,發放港幣$5的特別股息給所有合併後所持有長江基建股份的所有股東。請看以下的計算方法:
長江基建的現金: $80億元
電能實業的現金: $700億元合併後的總現金: $780億元
合併後派發特別股息: $5 X 3,876,459,468股 =$194億元
派發特別股息之後的現金為: $780億元 - $194億元 = $586億元。
換句話來說,李澤鉅的如意算盤是在合併後,扣除特別股息後,還有五百多億的現金在手,可供其繼續在環球市場裏尋找適合的基建項目。
好可惜,這一場被認為是李澤鉅的代表作,最後以失敗告終。失敗的最終原因是因為電能股東覺得李澤鉅太過孤寒,換股方案並不吸引。而且在合併後將會吞掉電能實業所持有的六百多億現金,又要和長江基建的原有股東分享每股$5的特別股息,這分明是搵電能股東笨。最後,電能股東當然舉腳反對啦!
雖然李澤鉅一方有提出另一個新方案,去提高換股比率 (一股電能實業最終可以換到1.06股長江基建的股份,另加上提高特別股息至每股$7.5)。可惜因為新的方案也並不吸引,最終合併計劃胎死腹中。
當日,電能股東在股東大會上否決了和長建的合併,面如死灰的李澤鉅仍然死撐話最新的收購價是合理的,因為他也不可能令到長建的原有股東 (即是自己) 太過蝕底。原本可以做一齣好戲俾老爸睇睇,誰不知最後竟然失敗收場。市場上有人用有家底的美女來形容電能實業,而用寒酸的爛鬼窮書生來形容長江基建。窮書生想娶富有美女做老婆,但有出不起禮金,所以這場婚禮搞不成是正常的。
直至到2017年1月尾,長江基建才有比較似樣的收購項目。但卻是由長地 (1113) 牽頭去收購澳洲能源集團DUET,總收購價為港幣$424億元,而長建佔整個項目的40% (即斥資港幣若$170億元),另外長地佔40%,電能實業佔20%。
長江基建整整一年多沒有任何新的收購項目,所以其股價亦都比較呆呆滯滯。長期徘徊在$65的水平上下,見下圖。
長江基建股價的波動圖 (2016-01-01至2017-08-01)
你可以看到,自從合併失敗後,其股價由高峰
的 $80一股,慢慢向下滑落。最低潮的時候,是在2017年初,股價接近$60邊緣。
好彩的是長江基建的派息紀錄依然保持增長,下圖是過往10年的派息紀錄:
現有的長江基建集團的架構圖如下。
既然合併失敗了,那放在電能裏的$600多億也不可能長期放着不用的。既然電能小股東令到李澤鉅咁吾開心,李澤鉅也不可能令他們好過的。我的陰謀論是小超人最後決定以派息來慢慢折磨班電能的小股東。此話怎說呢?當初電能能夠吊起來買,全因為它擁有$600多億現金在手,但如果這六百億沒有了,那電能還有沒有那麼風光呢?以下是電能實業最近派息的紀錄。
電能實業派發特別股息和年度股息的紀錄:
電能實業一共發行了2,134,000,000股,按長建擁有38.87%,即擁有829,485,800股。派發了兩次特別股息 (分別是$5 +$7.5) 加上一次末期息($2.02) 和一次中期息 ($0.77),長建一共可以從電能身上收到每股$15.29元。
總現金可到長建手是: $15.29 x 829,485,800股 = $12,682,837,880 (即是港幣$126.8億)。但是亦都有港幣$199.46億元流向電能的小股東。這亦都是李澤鉅最不願意見到的情況。因為這$199億元如果能放在長江基建的手裏,那可收購的項目將會更多, 同時亦可為長江基建的股價增值。
截至2017年6月30日的中期業績顯示電能實業手頭現金仍高達$419億元,即每股持有$19.6元現金。見下圖
這四百多億的現金,再加上電能未來的盈利,手頭上的現金只會越來越多。撇除一部份要作出聯合收購項目外,很多證券商都估計電能實業仍然有能力再派多$7的股息。這意味着長江基建還可以透過電能實業派發的特別股息來增加現金流,也幫助到長江基建在未來作出其他的收購項目。
以前的文章裡曾提及長江基建需要令到自己的股價壯健,才能有辦法再一次和電能實業提出合併。但現在想起來,這並非必然的事,因為李澤鉅已經使橫手將電能的現金都瓜分了。沒有大量現金在手的電能,其的股價只能夠由它的經營溢利去支撐了。
電能實業2017年上半年溢利為港幣$40億元,以此推論,全年大概可賺$80億元或每股盈利$3.8元。以2017年8月1日的收市價$78,和上年每股盈利$3.01來計算,它現在的市盈率達到大約26倍。已經不算便宜,相信其股價只會大約在$70-$75元之間徘徊,甚至更低,有被邊緣化的感覺。最近發覺長江基建 (1038) 和長實地產 (1113) 走得很近,因為擁有大量現金的,不只是電能實業 (006),長實地產也擁有好幾百億的現金在手,等待投資。所以李澤鉅現在大多數會夥拍長實地產去競投更多基建項目,這也可以暗示會慢慢地冷落了電能實業。
相反,長江基建在2017年裏,將會大顯神威,海外收購將會是一個連着一個。例如收購了澳洲能源DUET要在2017年5月才完成收購,其盈利只有一小部份被入賬,其大部份的盈利將會在2017年的下半年全面反映和入帳。所以長江基建的全年盈利便更加有保障了,我估計長江基建的全年盈利應該可以上升20%。
以2017年8月4日的收市價來計算,長建現價是$72.1,原有的市盈率為18倍。如果2017年的全年總業績能夠增長20%來計算,長江基建的市盈率將會降低致15倍左右,這個市盈率相對已經較低,所以其股價在未來的一年日子𥚃,都可以有力向上升。
總結,長江基建已經是李澤鉅的心頭好。它在長和系𥚃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往後的收購項目長江基建應該會佔大份。相反,電能實業被掏空了現金後,其利用價值將會相對降低。如果當初電能實業的股東能夠接受合併建議,將其股份轉化成長江基建的股份,算起來,可能初頭比較蝕底 (因為要和長江基建股東一起分享特別股息),但後頭可以賺得更多(因為長江基建能夠利用其資金去進行更多收購合併去壯大其市值和股價)。
預吿: 在這篇文章裏,大部份時間都在描述長江基建和電能實業合併的恩怨情仇。但在,最近的一連串長和係公司內部改革,長江基建、長實地產、電能實業是越來越分不開了,也越來越分不清楚了。下一篇文章將會集中研究長江基建在世界各國的所投資的項目,從而再去分析到底有幾多利好因素,可令到它的股價能夠在將來有一個強大的上升動力。
後語:
對上一次讀者的總次數已經達到: 7881, 今次讀者的總次數達到: 9,005。希望很快讀者次數將會突破10,000。我再一次在這裏多謝大家的支持!
對上一次讀者的總次數已經達到: 7881, 今次讀者的總次數達到: 9,005。希望很快讀者次數將會突破10,000。我再一次在這裏多謝大家的支持!
各位大哥大姐們,小弟有一個要求: 如果閣下不方便留下訊息的話,可否給予在下的文章一個「Like」,見下圖。
如有任何訊息/意見能夠提供給我的話,請發電郵到以下地址: econearth@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