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22 June 2025

八年之後的長江基建

 


長江基建這個系列,我用了「穩贏之選:長江基建」作為它的系列。從2017年8月,寫了第一篇,到2017年12月,寫到第六篇。之後便沒有繼續寫這間公司這八年來的點點滴滴。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以下的連結點,重溫過往的六篇文章,然後再和今天的長江基建文章作出對比,可能會發現很有趣的事情。

 

穩贏之選: 長江基建


在第一篇「穩贏之選:長江基建」的內容中,談及李嘉誠作出一個重大的決定,便是將「長江實業」和「和記黃埔」作出合併,然後再按業務分類,分拆成「長和集團」和「長實集團」。超人的威力和魅力,令到小股東們支持他的方案,令到這個世紀大重組得以圓滿完成。


李澤鉅看了老爸重組成功,他控制的「長江基建」和「電能實業」也來一個合併方案。可惜最終得不到小股東的祝福,合併方案失敗!當時長江基建 (1038)市值$1,600百多億元,電能實業 (006),也有$1,400百多億元的市值。若果兩間公司加起來,市值也有$3,000多億元,絕對是一個龐大的企業。可惜臨門一腳,李澤鉅射失了。今天再回望當年合併失敗,到底是「可惜」還是「慶幸」呢?我在這裏問這個問題時,其實我也問過自己,但我竟然想不出到底是可惜還是慶幸,哈哈哈,真係有趣!


不管怎樣,今天已經是2025年,長和系的這四間公司,仍然在恒生指數成份股裏面,亦即是我們所說的藍籌股系列裏面。超人家族的這四大公司能夠繼續躋身藍籌股行列,絕不容易。這叫做慶幸!


近年,超人家族得不到阿爺的祝福,即使生意遍佈全球,業務尚算穩定,但股價始終向下發展,要回復到當年的巔峰時期,很難了!這叫做可惜!


雖然長江基建和電能實業合併失敗,但它 們的業務重疊得厲害,把它們看成一間企業來看,看上去是沒問題的。長江基建和電能實業算是走過了最黑暗的時代。看看下圖,它們的股價從高位跌至低谷,令人害怕,令人着急!



以前的長江基建,股價能能夠快速增長,其中一個原因是透過收購合併其他企業,來壯大自己的盈利基礎,這一招做得好,令到公司年年業績有增長,所以股價都向上升,情理之中!


但近年來,長建變得非常保守,收購活動少之又少。加上超人家族得不到阿爺的祝福,以前那種呼風喚雨的境界,蕩然無存!現在只能夠「小心行事」和不要「 打草驚蛇」,才能夠繼續生存下去!


疫情過去之後 (2023年之後),長建的收購活動慢慢慢熱起來!在2024年的年報中,提及到,長建剛完成幾項收購活動,包括了北愛爾蘭配氣網絡 Phoenix Energy、英國陸上風電場組合 UK Renewable Energy、和透過英國子公司收購英國再生能源組合 Powerlink Renewable Asset。據說這些組合在完成交易之後,隨即可以為集團帶來收入,不是很好嗎? 可惜這些收購活動的金額,沒有想像般大! 記得以前李澤鉅和霍建寧不約而同的說,將來希望可以做大買賣 (Mega Deal),想收購的項目,希望可以以千億作為單位計算。看來這個夢想,在現在的環境下,比較難以實現,等等吧!


長江基建在倫敦第二上市

還有另一單消息,在2024年8月,長江基建宣布在倫敦交易所作為第二上市。表面上是希望可以進一步提升作為全球最大型環球基建集團地位,希望可以吸引多一些基金注意長建的發展!亦希望在未來重大收購上可以增加融資的渠道!即是未來如果有收購項目,需要融資,也並不需要透過香港,直接在倫敦進行便可以了。而事實上呢?可能你我都懂,減低未來政治風險,慢慢將重心從香港的總部,移到其他地方去,方便日後管理!


長建一向都是打開世界波,在各地都有業務,若果困在香港,以香港作為重心,反而並不是一件好事。近年美元轉強,令到長建的盈利受到匯率的影響,例如它的主要業務在英國,近年英鎊貶值得多,結算回來的美元或港元,變成少了,影響盈利的增長!下圖可見,2021年,長建賺了$75.15億元。到了2024年,也只賺了$81.15億元。這四年裏面,只有單位數的低增長,所以也會影響長江基建的派息政策!



長建的派息政策令人自豪

近年經濟環境差,很多企業的盈利不斷下降,在無奈之下,只能夠減少派息。唯獨是長江基建,從1996年上市以來,每年的股息都有增長,在所有的藍籌股中,只有它能夠做得到。還記得滙豐 (005)嗎?某一年除淨之後,竟然沒有派息,強如滙豐,也有這種情況出現。所以長江基建能夠保持穩定的增長派息,變得更加難能可貴!看看下圖吧,看看它的股息增長吧!李澤鉅給予人的印象可能不太好,而他處理的長江基建,能夠年年增長派息,變成了小超人的信譽標誌!為了要維護這個聲譽,相信無論怎樣,「增長派息」這個政策,相信還是能夠繼續維持下去!



長江基建能夠看到曙光嗎?

2025年,可能是長江基建的轉折點,為什麼呢?因為美國新總統特朗普上場,看他的計劃,是希望美國變得再次強大。可惜他的行為和他的理想,似乎有一點距離!美國現在的狀況可以用一個字「亂」來形容,所以美元也貶值了!美元的貶值,代表其他貨幣相對增值了,也就間接令到長江基建未來的盈利,可以增長得更多、更快。所以今年 (2025年),如果因為匯率因素,能夠令長江基建的盈利增長一成或以上,是可以期望的。加上基本業務的增長,長江基建2025年,希望可以錄得$90億元的盈利,增長一成吧,可以嗎?希望在明天。


總結

超人已經退下來了,所有業務都交給小超人去打理。現在的政治環境,小超人是被邊緣化的!例如近日夏寶龍主任來香港玩五日,四大家族中,除了小超人沒被邀請外,其他的新鴻基地產的郭氏家族、恆基地產的李氏家族、新世界發展的鄭氏家族,都有代表出席!孤軍作戰,很辛苦的,如果代入小超人的角色裏面,未來的日子不容易捱下去。有冇辦法呢?不知道!但人們成日說了一句說話,解決方法總比問題多。打不過你,難道不可以躲開嗎?不知小超人是否這樣想呢?


各位讀者,希望你們看完這篇文章後,在這website裏面,見到那些廣告,可以幫我按一按,這樣我便能夠賺取微博的報酬,希望大家成全,多謝!🙏🙏 

Sunday, 15 June 2025

太古系: 七年之變

 


2018年2月11日,我寫了第一篇關於太古系的文章 (大家可以在我的blog裏面找到的,或者在這個連結中找到:https://econearth.blogspot.com/2018/02/ab.html)  。 當時將太古系中各公司都介紹了一遍,包括它的子公司國泰航空(293)和太古地產 (1972)及傳說中太古這名字的由來是從「大吉」演變出來的。大吉有兩個意思,正面睇,真的是大吉,吉祥之兆。從負面去睇,大吉可以係「大檸樂」,即係大件事,即係不好之事。


2025年2月9日,一日之內拍了兩條片,都是講太古地產 (1972)。這才發現,原來我最近的一篇有關於太古文章,已經要追溯到2021年6月5日,已經是四年多前的事,所以今天,希望再寫一篇文章,看看太古系,從2018年開始到現在,到底產生了什麼變化?

第1502集 太古地產帶你睇真實世界

第1502B集 太古地產帶你睇真實世界2

2018年太古系的市值

當時的太古A,市值$710億元。太古B市值是$400億元。加起來大約是$1,110億元。到了今天(202年6月5日),太古A的市值只有$535億元,和七年前比較,倒退了24.65%。至於太古B,現在的市值也只有$312億元,倒退了22%。七年之後的今天,兩間公司都是得個「吉」。大家都失望了。


子公司接連出現問題

2020年的COVID-19,全世界的航空股都死清光!國泰 (293) 當然不能夠倖免!在公司退無可退的情況下,只能求救於香港政府。慶幸的是,港府真的伸出友誼之手,最後救了國泰。COVID-19之後,航空界陸續恢復運載力,同樣地,國泰都能夠把握時機,再次振翅高飛!



2018年那篇文章裏,當時國泰的市值為$490億元,到了今天 (2025年6月15日),它的市值超越當年,達$663億港元,增長了35.3%,算是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表。內地的航空公司,到目前為止,仍然是虧損年年。相比之下,國泰已經做得不錯了。


雖然COVID-19已經過去,國泰亦都恢復過來,已經不是太古公司的負累。但好景不常,香港陷入地產危機。無論是商廈、商舖、還是住宅,價值都大幅下跌。根據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提及,住宅的價值從高峰期下跌了接近三成。要記着,這三成的跌幅,只是一個大約數,很多住宅單位的跌幅,遠遠超過這個數字。


不幸地,太古地產 (1972),有商廈、有店舖、也有住宅項目。全部成為重災區。在大量外資撤走的情況下,甲級寫字樓的空置率,現在都創出了新高!在大量顧客網上購物的情況下,很多店舖都變成「吉舖」,太古旗下的商場,也要減租,才能勉強令到出租率高企,但收入始終都是少了。


七年前的太古地產 (1972),市值為$1,597億元,到了今天 (2025年6月15日),其布值只剩下$1,063億元,減值了33.44%,恐怖嗎? 還未算,因為地產危機在香港仍然在發酵,不知何年何月何日,市道才會好起來。或者這樣說吧,香港已經不能回到舊日的香港。想回到往日的好日子,恐怕只能回味!


總結

太古A B股,近年不斷回購股份,所以股價才能夠保持現在的水平,否則可能跌得更慘!2024年,太古公司一共回購大約3,068萬股太古A,回購價範圍$60-$70左右。2025年的頭五個月,已經回購了2,511萬股太古A,似乎有加速回購的意圖。所以回想起來,只要回購行動繼續進行,日子有功,太古A的股價應該會堅挺,甚至可能市場股數供應過少,股價還可以升多一點!當然亦都可以帶挈太古B的股價向上升。


至於太古地產,七年前,太古公司持有82%,七年之後的今天,持股量增加到83.31%。顯著地顯示,近年太古地產不斷回購其股份。例如2024年,太古地產一共回購了4,838萬股。2025年頭五個月,一共回購了4,472萬股,同樣有加速的意味!


其實太古地產股票在市場的流通量,不到17%,已經失去了上市公司的意義。所以我有理由懷疑,母公司希望在市場上慢慢回購太古地產的股票,當達到某一個水平,再提出私有化,到時便更容易、更慳儉的方法去私有化。


太古地產的最大危機,便是在港的物業有機會不斷貶值,但同時管理層亦都作出承諾,往後的日子,無論什麼情況下,還是會增加派息,這似乎很吸引,但也很害怕。害怕賺了股息,卻失去了股價,得不償失。還是那一句,我也很喜歡太古地產,但要投資在它身上,其股價必須要很低很低,才能吸引到我去投資。例如,如果其股價從現在的$18.48元下跌至$15元左右,我可能會考慮一下。有冇可能呢?那就要看天意了,我從不勉強,但會等待機會的來臨!


各位讀者,希望你們看完這篇文章後,在這website裏面,見到那些廣告,可以幫我按一按,這樣我便能夠賺取微博的報酬,希望大家成全,多謝!🙏🙏